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赫连勃勃

赫连勃勃

?—425

十六国时期夏国创建者。又名屈孑(亦作屈丐),意为“卑下”。族属铁弗匈奴。匈奴右贤王去卑裔,※刘卫辰第三子。因先祖尚汉室女,故以刘为姓,称刘勃勃。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本部为北魏拓跋珪所败,父被部下杀害后,辗转逃依后秦姚兴。受重用,获宠遇,拜骁骑将军,加奉车都尉,常参军国大议。改安远将军,封阳川侯,助岳父没奕于(干)镇高平。后封安北将军、五原公,掌三交(故址在今陕西榆林市西)五部鲜卑等2万余落,镇朔方。安帝义熙三年(407),怨后秦与魏通好,举兵反秦,掠柔然所献马匹8千,袭杀没奕于,并其众,势盛,众至数万,自称天王、大单于,建元龙升,自以夏后氏苗裔,建国号大夏。以兵破鲜卑薛干等3部,攻后秦三城(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以北诸戍,掠岭北,败南凉秃发傉檀于支阳(今甘肃旧平番县南),破后秦将张佛生于青石原(今甘肃泾川县西北),岭北夷夏降附者数万。后连年与后秦攻战,时与北魏交兵,取黄石固、我罗城、定阳、清水城等地。夏凤翔元年(413),营建统万城(今陕西榆林市西南白城子)为都。以先祖从母姓为“刘”,非礼,改姓赫连氏,以非正统者为铁伐氏。先后与北燕冯跋、北凉沮渠蒙逊结盟示好。连年攻后秦,相继取杏城、上邽、阴密、安定。六年,乘东晋灭后秦还师之机,取长安。称帝,改元昌武,仍以统万城为都,于长安置南台,留太子赫连璝镇守。在位期间,性暴虐,常肆杀无辜及臣下,妄自矜大,名都城4门曰朝宋、招魏、服凉、平朔。卒,追谥武烈帝,庙号世祖。

猜你喜欢

  • 那斯黑刻

    赫哲族旧时下服的一种。赫哲语音译,意为“狍皮长裤”。今内蒙古、黑龙江境内的鄂温克、鄂伦春族和赫哲等族过去皆穿狍皮裤,然各族称呼不一,制作也不尽相同。赫哲族多以狍皮制,3张狍皮可缝制1条。一般系男人穿,

  • 打了巴

    锡伯族婚俗之一。主要流行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等地。举行结婚仪式的第二天晚上,女方家要举行迎亲晚会,由“奥父”(迎亲爹)、“奥母”(迎亲娘)主持,目的在于活跃婚礼气氛。新郎的男女朋友也前来参加,并

  • 萧陶隗

    辽道宗朝大臣。字乌古邻。契丹族。宰相萧辖特六世孙。性刚直,不惧权贵,每大议,无视帝有难色,毅然决之,故有威重。咸雍五年(1069),任马群太保,察知群牧治理冗乱,常以少为多,以无为有,上下相蒙,积弊成

  • 栋鄂部

    部族名。建州女真诸部之一。又称董鄂部、东果部。因居栋鄂水(鸭绿江支流浑江上游大雅河),故名。位于今辽宁省桓仁县浑江流域及富尔江下游一带,即宽甸、桓仁两县地。属城有齐吉达城(拉法河上游)、栋鄂城(大雅河

  • 阿儿浑

    ①见“阿尔浑”(1203页)。 ②见“阿鲁浑”(1218页)。

  • 大山

    见“景颇”(2222页)。

  • 拜寺口塔

    西夏寺塔。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金山乡贺兰山东麓拜寺口寺院内。西夏时期建,今存两塔,俗称双塔。两塔依东、西方向并列,相距百米。同为八角形密檐式砖塔,13层,高约45米。塔顶为上仰莲花刹座,承托十三

  • 木刻子牌

    契丹符契。上圆下方,形如方响。上方另有圆孔,穿绳。牌上刻契丹大字“” (意“急”),左面刻作七刻,取其本国历七世,右面刻作一刻,旁刻契丹字“”。每至女真、鞑靼国取索财物、抽发兵马用此牌

  • 安息

    西域古国名。音译帕提亚。位于里海东南,相当于今伊朗东北和土库曼南部。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信琐罗亚斯德教(袄教)。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王治番兜城(百牢门)。不属都护。地产稻麦、葡萄

  • 骨种

    见“瓜藤亲”(5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