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罗提
十六国时期夏国宗室、将领。族属铁弗匈奴。夏国创建者※赫连勃勃兄子。因先祖尚汉室女,初随父祖以刘为姓。称刘罗提。官拜左将军。夏龙升四年(410),受命领步骑1万攻后秦将姚广都,破定阳(治今陕西宜川县西北),屠将士4千余人。凤翔元年(413),合族改姓赫连氏。四年,统兵南攻池阳(治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为秦车骑将军姚裕击退。
十六国时期夏国宗室、将领。族属铁弗匈奴。夏国创建者※赫连勃勃兄子。因先祖尚汉室女,初随父祖以刘为姓。称刘罗提。官拜左将军。夏龙升四年(410),受命领步骑1万攻后秦将姚广都,破定阳(治今陕西宜川县西北),屠将士4千余人。凤翔元年(413),合族改姓赫连氏。四年,统兵南攻池阳(治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为秦车骑将军姚裕击退。
东北水师旗营的最早称谓。清初,沙俄不断寇边,兄弟民族屡遭其殃。顺治十五年(1658)初造战船,后造粮船,先后设船厂、水营于乌喇(今吉林市)。康熙十三年(1674),将营船移于黑龙江城(今黑龙江省爱辉县
即“火不思”(392页)。
突厥汗国官号。突厥语音译。唐代译为梅禄。五代回鹘仍沿用之,译作密禄、媚禄。蒙元时作杯禄、卜欲鲁、不亦鲁黑。波斯史学家拉施特认为是“指挥”之义;多桑《蒙古史》称其是“统兵者之义”;按11世纪可夫合里字典
见“乾陀罗”(1982页)。
1798—1871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王佳氏。字秀峰。道光间,历任侍卫、副都统。咸丰三年(1853),以太平军由湖南下汉阳,欲取荆州,奉命专统荆州防务。四年,任荆州将军,督师配合湘军曾国藩部合攻武
土司名。位于贵州东北部。境内有汉、土家、苗等民族散居。唐属充州。宋属沅州。元置大万山苏葛办等处军民长官司,治所在今贵州万山县,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改为大万山长官司,治所在万山县,属思
?—1666清初将领。蒙古族。扎噜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七世孙,多罗贝勒※色本次子。崇德三年(1638),从征喀尔喀,献驼马,有功。以巴林台吉满珠习礼私遣兵还牧,夺其所属之半赐桑噶尔。
书名。粤黔风物志。6卷。清檀萃(号默斋,望江、今安徽东流人,汉族)撰。是书为粤(今两广)、黔游记。“黔故楚地,而粤为楚庭大长”,故云“楚庭”;“珠有九品,而稗珠为下”,示以自谦,故名。内容记述粤黔两地
敦煌藏文佛教文书。见伯字116、117、121、812及813等号卷子。内容均与敦煌佛教禅宗有关。116号卷子系有关敦煌地方禅宗大师论述禅宗的残卷集,其中有摩诃衍大乘禅师于公元794年自逻娑(今拉萨)
伊斯兰教宗教管理制度。相传始于南宋或元明。实为唐宋时期管理教务的“筛海”(教长)和管理民事的“嘎锥”(宗教法官)之二掌教制发展而来。在宗教内部是一种政、教合一的制度。三掌教即:讲解经文和领拜的伊玛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