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辽史纪事本末

辽史纪事本末

书名。清末李有棠(1837—1905)撰。40卷,卷首有《帝系考》和《纪年表》。分正文和考异两部分。正文将辽朝有关政治、军事与掌故的重大事件区别条流,各从其类。考异则兼采群书,用小注的形式把诸书异同分载每条之下,穷源竟委,考证严密,补正了《辽史》的不少缺漏和讹误。采摭多据《辽史》,兼及新旧《五代史》、《宋史》、《元史》、《契丹国志》、《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各家说部、碑传、文集600余种。惟截取史文颇失之粗疏,间有时序之误;且多取政事变迁,未叙制度沿革。译名悉从乾隆《辽金元三史国语解》,亦与旧史歧异。初刻于光绪十九年(1893),光绪二十九年(1903)经作者修证后重刻。有坊刻《历朝记事本末》本、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猜你喜欢

  • 赶干洞节

    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清明节次日举行。流行于黔西南晴隆县西南。相传“干洞”原有深水,曾名“清泉洞”,后阿伟和阿花在洞边谈爱,盟誓终身而结为夫妻。因族长干涉,两人被迫跳入泉中殉情。洞神不忍淹没其尸体,

  • 叟兵

    见“叟”(1703页)。

  • 奢寅

    ?—1626明末四川永宁土舍。彝族。永宁(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宣抚使※奢崇明之子。天启元年(1621),与父一起请出马步兵两万援辽,获准后欲乘明廷无暇南顾之机,据蜀自固。九月,遣部将樊龙、樊虎、张彤等领

  • 白文玉

    明代云南元江因远罗必甸土司。《明史》未指明其族别,按当地及其邻近墨江等地白姓为哈尼族,故其可能为哈尼族。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元江路为府。十七年以那直(傣族)为知府。十八年置因远罗必甸长官司隶之

  • 莎儿合黑塔泥

    见“唆鲁和帖尼”(1865页)。

  • 六官

    古官名。①《周礼》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邦政,称“六官”或“六卿”。隋唐以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也统称六官。 ②西魏丞相鲜卑宇文泰于大统(535

  • 乌昭度

    即“乌昭庆”(335页)。

  • 铜鞮羌

    ※东羌的一支。又作同筈、同蹄、桐堤等。原为※西羌的一支。东汉章帝二年,徙羌降者于河东。永初元年(107)西羌大起义时,一批义军经过河东,进入赵魏,对京都洛阳造成威胁。五年(111)以任尚为侍御史,击众

  • 姑墨

    ①西域古国名。王治南城(今新疆温宿、阿克苏一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000余,口24000余,胜兵4500。国王之下设姑墨侯、辅国侯、都尉、左右将、左右骑君各1人,译长2人。居

  • 孜曲

    参见“三教理”(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