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达密凌苏龙

达密凌苏龙

1879—1950

蒙古族抗日将领。内蒙古正黄旗乌兰哈达人。1900年为正黄旗属下披甲。1912年外蒙古穆隆格率军入察哈尔进行分裂活动时,被指派为小组长,后升任团长。1915年赴外蒙古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1916年率领近百人取道阿拉善返回正黄旗。1917年任正黄旗十二苏木章京。1920年在护路队中任小队长。1923年任正黄旗参领,兼乌滂守备队队长。1928年任察哈尔右翼蒙兵游击队东路游击队长,武装扩大为300人。1930年升任旗总管。受中共党员纪松龄及毕力格巴特等的影响,思想发生变化。1936年参加绥境蒙政会。在守卫红格尔图战斗中,配合晋绥军对日伪军进行反击,打响红格尔图保卫战。1937年任察哈尔盟盟长、第七师少将师长。1945年率部于商都投诚共产党。

猜你喜欢

  • 永寿寺

    召庙名。亦称王爷庙。位于内蒙古敖汉旗萨力巴乡乌兰召村。清咸丰年间兴建。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有殿堂、庙舍25间。建筑为歇山转角形式。寺内喇嘛最多时有30余人。1947年时寺庙衰微,已无宗教活动,仅有房

  • 怯薛

    蒙古语音译,又作“客失克”,汉译“宿卫”。蒙元时期护卫军或禁卫军,《元史·兵志》:“怯薛者,犹言番直宿卫也”。“宿卫者,天子之禁兵也”。宋嘉泰四年(1204),铁木真(成吉思汗)出征乃蛮部前始置,初设

  • 四方诸姓

    魏晋时与鲜卑拓跋部保持朝贡关系之四方部落。史称“凡此诸部,其渠长皆自统众”。共35姓(一说32姓),其中东方宇文、慕容2姓,南方茂春氏等7姓,西方尉迟氏等16姓,北方贺兰氏等10姓。诸部或姓大小不等,

  • 岷州卫

    明代西北卫所名。洪武十一年(1378)七月,朝廷命西平侯沐英率陕西属卫军士城岷州,置岷州卫镇其地。治所在今甘肃岷县。属陕西都司。十五年(1382)四月,改※岷州军民指挥使司。

  • 库哷讷河卫

    见“弗鲁讷卫”(670页)。

  • 阿勒楚喀河

    见“按出虎水”(1623页)。

  • 真定

    见“真宝”(1818页)。

  • 安车骨部

    靺鞨(勿吉)著名七部之一。一作安居骨部。《隋书》称其“在伯咄东北”,约分布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东南和以东地区(通常说在阿勒楚喀,即今黑龙江阿城县境的阿什河流域,并说阿勒楚喀即安车骨之转音)。农业已有一定

  • 强伸

    ?—1233金末抗蒙将领。女真族。原姓都烈。本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西蒲州镇)射粮军子弟。兴定元年(1217),从华州副都统安宁收复潼关。后于洛阳选充官军。戍陕铁岭。军溃被俘,从都尉兀林答胡土逃归中京(

  • 锡克沁千佛洞

    见“西克辛佛教寺院”(7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