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明代四川藏区土司名。洪武三十年(1397)置。治所在今四川康定。以其地酋长为宣慰使。其设置结束鱼通、宁远、长河西三地各自为部的历史。永乐十三年(1415),遣使入朝贡马及方物,并以“西番无他土产,惟以马易茶,近年禁约,生理实艰”为由,请求开市贸易。明廷许开边地市易。二十一年(1423),宣慰使喃哩等24人来朝贡马。正统二年(1437),喃哩卒,命其子加思八僧袭职。成化四年(1468),明廷重申诸番三年一贡例,惟该宣慰司地面仍比岁一贡。六年(1470),因西藏及西南少数民族“朝贡人数日增,岁造衣币,赏赉不敷”,明廷颁定其地二年或三年一贡之例,贡使不得超过百人。十七年(1481),因长河西僧人往往持伪印信番书,冒充乌思藏等地诸王及其他首领入朝领取封赐物,遂定“勘合”之制,由四川、陕西边臣“比号验收”,方可进入内地。其地为联结内地与乌思藏的桥梁,与明廷关系极为密切,故遣使入贡频繁,且人数众多。十九年(1483),其灌顶国师札思八坚灿遣僧人奴日领真等率1800人进贡,四川守臣劾其违例,只许500人进京。后规定每岁“与各寺寨轮贡,数止百人”。尔后,又定其地贡例,隆庆三年(1569)颁定500人全赏,遣8人赴京之制。其宣慰司官员由当地望族首领充任,依例袭替。

猜你喜欢

  • 杨守素

    西夏大臣。夏景宗李元昊谋士,参予西夏建国大业。元昊继位,改宋明道元年(1032)为显道元年,三年,上书元昊改元开运。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十月,正式为无昊筹备称帝,建大夏国,任朝臣。二年十二月,

  • 花剌子模远征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对花剌子模的征服。元太祖十四年(1219)秋,成吉思汗因花剌子模杀害蒙古使臣与商队,亲率诸子及15万大军往征。进抵讹答剌城后,分兵4路:留察合台与窝阔台统军围攻讹答剌(今锡尔河右岸阿雷

  • 打牛

    苗族民间祭祀盛典。又称斗牛。源于祭祀祖先之活动。流行于贵州龙里、贵定、定番(今惠水)一带。逢子年祭祀一次,农历九、十月间举行。祭典日期由长老们议定,而后传递木刻晓谕各村寨。届时由巫师举行辅场仪式,长老

  • 巴克图

    独龙语音译,意为“纹面”。解放前独龙族妇女的一种习俗。传说独龙族妇女很早就有纹面的习惯,一般年满12—13岁都必须纹面,认为纹面是一种美的象征,又是划分各个氏族、家族集团的标志,其次可以避邪。纹面时,

  • 度易侯

    ?—490南北朝时期吐谷浑王。一作易度侯。姓吐谷浑氏。※拾寅子。少好星文,尝向南朝宋求星书,未获。北魏太和五年(481),父卒,嗣立。与南齐通好。受南齐封为镇西将军,领护羌校尉。晋秦、河二州刺史、河南

  • 破六韩拔陵

    又作破落汗拔陵、破洛汗拔陵等。北魏末年六镇起义军首领。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北)民。匈奴族。单于之后,右谷蠡王潘六奚嫡裔,以潘六奚为氏,破六韩乃潘六奚之异译。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一说五年),聚众

  • 须弥福寿庙碑记

    碑铭。清高宗弘历撰文,用汉、满、蒙、藏四体文字刻写。乾隆四十五年(1780)立。碑存承德市须弥福寿庙。乾隆四十三年(1778),班禅六世罗桑贝丹意希奏请进京祝乾隆70寿辰。清朝为藉班禅之宗教影响,笼络

  • 大军将

    唐代南诏职官名。辅佐诏主执掌国事的重臣。据《新唐书·南蛮传》:为王以下八大文武官员之一,犹试官也。主管军事,职位在※员外酋望之下,※员外之上,可兼任※九爽、三讬之职。有大军将12人,与清平官等列,日议

  • 正宗爱国报

    报刊名。光绪三十年(1904)北京回族学者丁宝臣创办。是回族最早创办的白话报纸。该报以反帝爱国、改良宗教、改良社会、宣传回汉各民族团结为宗旨。提倡白话文,抨击时弊。在京津及华北地区很有影响。辛亥革命后

  • 朵颜三卫

    即“兀良哈三卫”(1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