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祖常

马祖常

1279—1338

元朝大臣,文士。字伯庸。居光州(治今河南潢川)。先世为汪古部人。礼部尚书※马月合乃曾孙,漳州路总管府同知马润之子。7岁知学,及长,益笃学。师蜀儒张䇓,备受器重。仁宗延祐(1314—1320)初,行科举,乡贡、会试皆居榜首,廷试名列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曾劝谏仁宗饮酒适度,以免误政。弹劾权相铁木迭儿十罪,罢黜之。善举贤汰冗,知无不言。迁宣政院经历、社稷署令。遭奸臣谗陷,迁开平县尹,后退居光州。历翰林待制、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文宗天历元年(1328),召为燕王内尉,复入礼部,曾两预贡举,一为读卷官,称职,为时人称道。升参议中书省事,历任徽政院副使、江南行台中丞。顺帝即位后,历任同知徽政院事、御史中丞、枢密副使。任内,曾谏言蒙古族诵圣贤之书,建武学、武举,储才以备用。工文章,尤善诗。预修《英宗实录》,译润《皇图大训》、《承华事略》,编集《列后金鉴》、《千秋记略》。有《石田文集》15卷。

猜你喜欢

  • 札西巴图尔

    见“达什巴图尔”(736页)。

  • 江华瑶民起义

    清道光年间,湖南江华一带瑶民不堪忍受官府和奸商的压迫和剥削,以赵金龙、赵福才等人为首,于十一年(1831)冬,在江华河口发动瑶民武装起义,攻占江华锦田司官署,杀死当地贪官20余人,先后在洪江冲和池塘圩

  • 野邓台吉

    见“把林台吉”(1062页)。

  • 莫贺弗

    ①奚族(又作库莫奚)部落名。为早期五部之一。最早见于《周书》,该书称:“库莫奚,※鲜卑之别种也。其先为※慕容晃所破,窜于松漠之间,后种类渐多,分为五部:一曰※辱纥主,二曰莫贺弗,三曰※契个,四曰※木昆

  • 寺洼文化

    新石器晚期文化类型的一种。又因其遗物中有青铜器或测定年代为商末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近来考古学界又将其划入青铜时代文化的一种。以首先出土于甘肃临洮城南约20公里的寺洼山而得名。遗址堆积在马家窑文化层之上

  • 五色四裔

    见“五色四夷国”(267页)。

  • 拉木鼓

    旧时云南西盟地区一带佤族一种传统的宗教活动。当地群众认为木鼓能通神,是众人崇拜的对象。用长约两米的粗大树干挖空而成。每年二月各个村寨都进行制作木鼓,由一户或二三户主动提出,担负出牛、酒等祭品。由青壮年

  • 代北

    ①泛指今山西恒山及河北小五台山以北地区,即汉、晋代郡和唐以后代州以北,两晋时为拓跋鲜卑主要活动地区。东汉末,拓跋部从漠北南迁,居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晋愍帝建兴三年(315),封拓跋猗卢为代王

  • 巴隆札萨克旗

    见“和硕特西右翼后旗”(1453页)。

  • 奚六部大王

    见“回离保”(7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