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祎之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
【介绍】:元抚州路金溪人。顺帝至正十年领乡荐。任太和州学正。有《杜律注》二卷(误题虞集撰),注杜甫七律诗一百四十九首。
【介绍】:西汉临淄人。武帝时,以故丞相史上书,引亡秦为教训,言用兵开边非长策。帝召见,拜为郎中。官至骑马令。
【介绍】:清汉军镶黄旗人。范文程之后。以荫生官户部郎中,累迁太常寺少卿,出为安徽布政使。召授左副都御史。乾隆间以妄言饥荒,夺职戍新疆。
【介绍】:北魏代人。刘仁之伯父。太武帝太平真君中任中散大夫。性宽和,与物无竞,未尝言人善恶。尝患疾昼寝,有奴偷窃,诈睡不见,亦不泄其事。位至东雍州刺史、永安侯。
【生卒】:?——1127神宗第十子。初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成国公。哲宗朝,封咸宁郡王。徽宗朝,累封卫王、魏王、燕王。靖康初,迁太师,河东剑南西川节度使、成都牧等。汴京陷,送二王往金兵营,北行至
【生卒】:1595——1632姓觉尔察。满洲正蓝旗人,博洛之孙。授游击职。赐号“巴克什”。九岁即通满、汉语,后为努尔哈赤翻译,起草各种文书,并随军翻译,招谕汉民。为早期文馆领袖。天聪六年(1632)受
【介绍】:北魏皇族,鲜卑族。拓跋郁律曾孙。从道武帝征战,颇勇猛,名冠诸将。明元帝时,拜中都大官。太武帝时封西河公。
名素。无锡(今属江苏)人。家贫,无兄弟。不出嫁,卖画赡养父母。
【介绍】:东魏河南洛阳人。魏孝明帝正光末历昌平、代郡太守,为政廉惠。六镇起事时,率郡人入山拒守。后为假燕州事,北转至幽州,为鲜于修礼所执,仍陷葛荣。葛荣死,归尔朱荣,除太宁太守。后归尔朱世隆为东北道行
【介绍】:清广东顺德人,字崇一,一字燮庵。乾隆四年进士。历白水、蒲城知县,官至建宁府同知。以清廉闻名。有《赐衣堂文集》、《鉴塘诗钞》、《广东诗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