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威烈王
【生卒】:?—前402
【介绍】:
战国时周国君,名午。考王子。王二十三年初承认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同年,九鼎震。在位二十四年。
【生卒】:?—前402
名午。考王子。前426年即位。立二十三年(前403),正式承认韩、魏、赵为诸侯。
【生卒】:?—前402
【介绍】:
战国时周国君,名午。考王子。王二十三年初承认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同年,九鼎震。在位二十四年。
【生卒】:?—前402
【介绍】:
战国时周国君,名午。考王子。王二十三年初承认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同年,九鼎震。在位二十四年。
【生卒】:?—前402
名午。考王子。前426年即位。立二十三年(前403),正式承认韩、魏、赵为诸侯。
【生卒】:?—前402
【介绍】:
战国时周国君,名午。考王子。王二十三年初承认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同年,九鼎震。在位二十四年。
青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隋末任武阳令、高阳郡丞,贞观初迁刑部侍郎、幽州刺史。(185上/4784,参见《新唐书》)【介绍】:隋唐时北海人。隋炀帝大业中为武阳令,颇有政绩。有行人夜发,遗衫于路,行十数
字仲师,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举南唐进士不第,遂谋北归,渔钓采石江上,度江广狭,诣阙上书:江南可取。就赐进士,授舒州军事推官。征南唐,架浮桥于采石矶。金陵平,拜侍御史,江南转运使。南唐原先临时调敛
字巽之,祥子。举进士,为泾阳令。以养亲归,从张载学。西夏犯环庆,神宗诏育巡边,上奏称,宝元、康定间,王师与夏兵三大战,损兵折将,今不可再用兵。西夏人亦声言:“我自修垒,不与汉争。”诏往鄜延议划地界,建
【介绍】:明浙江永嘉人,字蒙吉。词翰书画洎篆章擅名一时。万历间授中书舍人,预修玉牒、令典。时张居正当国,雅爱重之,请刻玉章,以催促过急,即拂衣而归。于康氏废园中,构亚绰斋,磊石甃池,文窗垩壁,别具异致
【介绍】:商代国君。康丁子。从毫迁都朝歌。无道,尝为偶人谓之天神而与之博;又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曰射天。在位时,东夷渐强,渐居中土,西部方国反商。周王季历曾朝见武乙,得赐土地、玉、马。后猎于河渭,被雷
【介绍】:新莽末陈仓人。拥众数万于关中,与公孙述通。光武建武三年为冯异所败,奔蜀依公孙述。
【介绍】:宋福州福清人。以荐假承事郎。蔡攸提举秘书省,荐以馆阁校勘,力辞。攸托其戚访之,遂佯狂,归隐于岩山,与诸子讲学论道。有《经济要览》。
字本之,开封鄢陵(今属河南)人。第进士。历大理寺丞,殿中丞,通判广州、许州等。知江阴军、境内利港久废,他极力濬治,溉田,开横河,通漕运。累迁太常少卿,知兖州,岁大饥,募富民出粮,以赈济饥民。擢给事中,
【介绍】:名或作恢。东汉陈留长垣人。为南海太守。欲写经书,其子祐年十二,以迹涉嫌疑,谏之。恢乃止。
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以文词知名。所作诗篇,时人多讽诵。则天时官左司郎中。后以事得罪武承嗣,被其杀害。(190中/5012)【生卒】:?—690【介绍】:唐同州冯翊人。有俊才,以文词闻名,所作篇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