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应极
周伯琦之父。至大间,被仁宗召见,献《皇元颂》,为翰林待制。仁宗即位,任集贤待制,官终至池州路同知总管府事。
【介绍】:
元饶州人。武宗至大间,仁宗为皇太子时,曾召见,献《皇元颂》。受任翰林待制。后为皇太子说书。仁宗即位,迁集贤待制,终池州路同知总管府事。
【介绍】:
元饶州人。武宗至大间,仁宗为皇太子时,曾召见,献《皇元颂》。受任翰林待制。后为皇太子说书。仁宗即位,迁集贤待制,终池州路同知总管府事。
周伯琦之父。至大间,被仁宗召见,献《皇元颂》,为翰林待制。仁宗即位,任集贤待制,官终至池州路同知总管府事。
【介绍】:
元饶州人。武宗至大间,仁宗为皇太子时,曾召见,献《皇元颂》。受任翰林待制。后为皇太子说书。仁宗即位,迁集贤待制,终池州路同知总管府事。
【介绍】:
元饶州人。武宗至大间,仁宗为皇太子时,曾召见,献《皇元颂》。受任翰林待制。后为皇太子说书。仁宗即位,迁集贤待制,终池州路同知总管府事。
【生卒】:1068——1107字圣与,初名绂。秀州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举进士,调忠正军推官。崇宁初,由太常丞、殿中侍御史擢侍御史、给事中,进御史中丞。善谄媚蔡京,随声附和,拜兵部、礼部、吏部尚书。大
【生卒】:503-528玄达侄。善鼓琴,技法调式,风靡洛京。为著作佐郎,死于“河阴之变”。(,参见《北史》)【生卒】:503—528【介绍】:北魏河东南解人。柳玄达从子。善鼓琴,以新声手势,京师士子翕
【介绍】:五代时蓟州人,字德俭。刚健笃实。少为幽州牙门校。后仕后唐,累有战功,拜黔南节度使,劝农桑,兴学校,民皆感之。后晋高祖时授左骁卫上将军,封开国公,卒年七十五。
【生卒】:?——1860字远林。江苏长洲(今苏州)人。道光举人,以研究经学著名。咸丰中,入前江苏巡抚许乃钊营,建议立抚勇军。后率赴青浦,战小刀会,援浙江,以功奖内阁中书衔。咸丰十年,战死丹阳白塔湾。【
【生卒】:?—1420【介绍】:明扬州府兴化人。建文时,从燕王朱棣起兵,积功累升为蓟州卫指挥佥事,进昭勇将军、指挥使。成祖即位,调掌潼关卫事。秦王尝欲深夜过关,厚以关门乃朝廷禁门,夜不得启而拒之关外。
秦朝巴郡(郡治今四川重庆)人。其先人取得一丹砂矿穴,世代独占其利,因而成为巨富。传至清时,虽为寡妇仍能守其产业,用其富厚资财以自卫,人不敢犯。因其富厚有操节,秦始皇与以特殊礼遇,为之筑女怀清台。(,参
【介绍】:清直隶吴桥人,字岂匏。工画墨竹,能诗。有《冰雪斋诗草》。
【生卒】:?——1187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入宫为红霞帔,迁才人,累迁婕妤、婉容。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贤妃,恃宠骄侈,盛夏时,尝用水晶饰脚踏。死于淳熙十四年(1187)。
【介绍】:清湖南湘潭人,字九兰,号补庵。乾隆初国子监生。主张为学以变化气质为急务,以为读书明道必须存心养性。堂名履实,弟子皆重实行。有《禹贡图考》、《音韵心传》、《水竹山房诗草》、《补庵笔记》等。
一作田期。或作田期思。前353年,魏惠王发兵围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威王任他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围魏救赵,大败魏军于桂陵。前342年,魏伐韩,韩求救于齐。次年,他与孙膑奉命率军伐魏救韩,魏命庞涓、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