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新莽时人。西汉哀帝时任中郎将。哀帝死,阿承王莽之意,参与建策迎立平帝,莽得以专断朝政,被赐爵关内侯。王莽代汉后,封崇禄侯,为侍中。始建国三年(11),继姚恂为宁始将军。次年,大司马甄邯死,他继任
字正卿,开封(今属河南)人。以父荫隶内省。神宗时,用臣掌理兴建东、西府、尚书省、太学和修筑京城以及导洛通汴等重大工程。为人精敏,善传诏令,朝士颇多谄附,权势震赫一时。积劳至登州防御使,加宣政使。元祐初
【生卒】:1666—1730【介绍】:清陕西泾阳人,字逊功,一字巽功,号复庵。康熙四十八年进士。雍正间历河南道监察御史、江西布政使。旋以左副都御史召见,面奏巡抚为政之失,时论称之。官终刑部侍郎。
南朝梁人,子恪弟子。州举秀才,博学,尤善于文章,为太子萧纲所重。历太子中舍人,太子洗马,太学博士顾野王撰《玉篇》,太子嫌其书详略未当,令恺删改。复迁吏部郎、御史中丞,侯景之乱时卒于建康城内。(,参见《
清前期人。姓瓜尔佳。卫齐第六子,鳌拜之弟。初袭父世职,历官工部尚书,本旗满洲都统。进封一等阿思哈尼哈番。顺治中,从征讨金声桓叛军于江西。康熙二年(1663)出任靖西将军,率师镇压李来亨部于荆襄山区。其
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初附拓跋窟咄,谓道武帝为三岁犊,不胜重载。后为道武帝幢将,领禁兵。以功迁左将军、中山太守,封高邑公。被人告题居处僭越制度,帝又愤其前言,杀题。(,参见《北史》)
字玉畴,莆田(今属福建)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由庶吉士升御史,上言端本修政十五事。出督南畿学政。刘瑾斥逐刘健、谢迁,逮戴铣、陆昆等,他上疏论救,瑾大怒,贬他为揭阳丞。瑾败,升嘉兴同知。世宗时,
【介绍】:战国时人。治墨家之学。因孟子弟子徐辟两次求见孟子。虽未得见,因徐辟传孟子言,悟墨学之非。
【介绍】:宋绍兴新昌人,字大老。吕声之从弟。宁宗庆元间进士。授通州静海县簿,迁南康军签判,致仕。师陈傅良,曾讲道白鹿书院。有《壁经宗旨》。
【生卒】:408—453字阳源,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初为彭城王刘义康司徒祭酒。历任宣城太守、尚书吏部郎、御史中丞、太子左卫率。太子刘劭逼使弑宋文帝,不从被杀。孝武帝时谥忠宪公。(,参见《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