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继畲
【生卒】:1795——1873
字松龛。山西五台人。道光进士。官历御史、福建巡抚兼署闽浙总督,太仆寺少卿。道光、咸丰中,屡上疏言时政得失,请简教令、则例、处分;行节俭,开言路。后在山西督办防堵太平军事宜;再总办各府州团防,镇压捻军、回民起义。同治二年(1863)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三年后辞官。同治十二年卒。
【生卒】:1795——1873
字松龛。山西五台人。道光进士。官历御史、福建巡抚兼署闽浙总督,太仆寺少卿。道光、咸丰中,屡上疏言时政得失,请简教令、则例、处分;行节俭,开言路。后在山西督办防堵太平军事宜;再总办各府州团防,镇压捻军、回民起义。同治二年(1863)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三年后辞官。同治十二年卒。
【介绍】:西晋平原高唐人。华峤子。峤撰《汉后书》,其中《十典》未成而卒。秘书监何劭奏彻为佐著作郎,使踵成之,未竟而卒。
【介绍】:宋平江府吴县人,字子明。以荫补迪功郎,调沿江、淮东制司粮料官,以廉勤称。所至力除积弊,秩满积粮十五万余斤。时魏了翁为浙东安抚使,议复通城,委其籴百万缗,旬月事具,因荐其练达。历桐城令,复著治
【生卒】:?-523干子。宣武帝初袭封。常违礼法,曾被贬斥。为岐州刺史,使兵服私役,州无巡逻,被检举;又无故杀人,因妻为灵太后侄女,竟不治罪。明帝末,位至安南将军、都官尚书。卒,谥贞景。(21上/54
并州乐平(今山西昔阳)人。隋末为盗长,归高祖,迁屯卫将军。受命援守并州,解刘武周之围。又破窦建德。后征讨刘黑闼,被虏而死。【介绍】:唐并州乐平人。初降高祖,拜潞州刺史、迁屯卫将军。破刘武周,败窦建德。
子推长子历任都大将、镇将、刺史等职,曾以贪贿削官爵。后以病中发愿,出家为沙门,孝文帝令皇太子为其落发。更名僧懿,居嵩山。卒。(,参见《北史》)【生卒】:?—498【介绍】:北魏宗室,鲜卑族。京兆王拓跋
【生卒】:1619—1700【介绍】:清山东安丘人,字昆石。学者称直斋先生。以力耕致富。精研经史及宋儒书,尤笃好朱熹之学。有《近思续录》、《读书日记》、《冷语》。
【介绍】:十六国时东部鲜卑首领。视连之子,一名大孩。性软弱。耽酒色,不恤国事。乞伏乾归入长安,乌纥提屡抄其境。乾归率骑讨之,乌纥提大败,保于南凉。在位八年。卒年三十五。
“毗陵七子”之一。江苏阳湖(今常州)人。副贡生,官河南叶县知县。著有《教经堂集》。【介绍】:清江苏武进人,字尚之。监生,少贫,耽于著述,与同里赵翼、杨伦、黄仲则等七人号毗陵七友。官南召知县。有《教经堂
【介绍】:五代时后蜀道士。邛州依政人。住邛州有德观,斋醮之外,专精画业,人称李水墨。多画道门尊像,往来青城山丈人观,师张素卿笔法。曾于邛州天师观西院之壁,模写张素卿十二仙君,虽笔力因于张氏,而神采气韵
【介绍】:北魏赵郡平棘人,小名榼。李顺族人。性耿直。孝文帝太和中自中书博士为顿丘相,豪右畏之。宣武帝景明初守博陵郡,抑强扶弱,治政威严。官至定州大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