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充

李充

字弘度,江夏(今湖北云梦)人。江州刺史李矩子。少有侠气,尚刑名之学,善楷书。初为丞相王导记室参军,历大著作郎。时典籍混乱,无系统分类,充对东晋国家藏书进行整理,删除烦重,以类相从,把图书分为四部,从而开创了我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累至中书侍郎。著有《学箴》,注《尚书》、《周易旨》等。


字德广。北魏秦州刺史彦子。初为太学博士,后为萧宝夤行台郎,从战关中。觉宝夤将背魏,归洛阳。后从尔朱天光,位至中散大夫。


字大逊,陈留(治今河南开封)人。家贫,兄弟六人同食共居,妻劝其分家,由此而休妻出门。和帝时征拜博士,历官侍中、左中郎将等。以与大将军邓骘不和,由此遭贵戚排挤。年八十八卒。


【介绍】:

宋人,字仲实。哲宗元祐间进士。除真州司户参军。改宣德郎、知台州临海县,与州通判李景渊据城抗拒方腊。迁奉议郎。徽宗宣和末,山东动乱,远近驿骚,遂以微文引去,隐居以终。


【介绍】:

隋陇西成纪人。少慷慨有武略。文帝开皇中屡以行军总管击突厥,有功,位上柱国,封武阳郡公,拜朔州总管。威名远布。后有人诬其谋反,征还京师。帝谴责之。充性刚,以忧卒。


【介绍】:

北魏陇西狄道人,字德广。李彦子。弱冠为太学博士,从萧宝夤西讨,为行台郎。后觉宝夤有异志,辞归。宝夤与万俟丑奴起事,尔朱天光讨之,表充为从事中郎,用充计定秦、陇。以功除中散大夫。


【介绍】:

东晋江夏人,字弘度。幼好刑名之学,善楷书。丞相王导辟为掾,转记室参军。深抑浮华之士,累迁大著作郎。时典籍混乱,充主持整理,删除繁重,开创经史子集四部归类法。官至中书侍郎。撰有《翰林论》、《学箴》等,已佚。


【介绍】:

东汉陈留人,字大逊。家贫,兄弟六人同食递衣。其妻谓有私财,愿思析居,充置酒请乡里内外而逐妻。殇帝时征为博士,迁侍中。面刺大将军邓骘。迁左中郎将。年八十八为国三老。安帝特召见,赐以几杖。


猜你喜欢

  • 章鉴

    【介绍】:宋隆兴府分宁人,字公秉。以别院省试及第。历任中书舍人、侍左郎官、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等职。度宗咸淳十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次年二月,元兵逼近临安,托故逃遁。三年召还,罢相。

  • 李潭

    清河(郡治今山东临清)人。以善针炙,为明元帝赏识。【介绍】:北魏清河人。明元帝时以善针灸见知。

  • 桀溺

    【介绍】:春秋时人。隐士。与长沮耕于野。孔子过而使子路问津渡。乃以“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与易之”讽孔丘周游各诸侯国为无成之举。

  • 李端懿

    字元伯,遵勖长子。性宽厚,喜读书,颇通阴阳、医术、天文、地理之学。七岁,授如京副使,侍真宗于东宫。迁济州防御使,改知冀州,为政守法,百姓爱其不扰。历单州团练使、知均州,华州观察使、镇潼军*节度观察留后

  • 李南

    【介绍】:东汉丹阳句容人,字孝山。少笃学,明风角。传和帝永元中太守马棱坐盗贼事当诣廷尉,南谒贺,谓旦有善风,明日日中应有吉讯,果如其言。后举有道,辟公府,病不行。

  • 张枢

    【介绍】:元陈留人,徙华亭。工行楷。筑室名读书庄,与诸弟倡和为乐。或劝之仕,不应,人以是高之,称林泉民。卒年八十余。

  • 陈泽泰

    【介绍】:清江苏上海人,字茹征。诸生。有《春柳草堂词》。

  • 李僡

    字惠人。陕西华阴人。道光进士。历官直隶知县、顺天府尹至河南、山东巡抚。先后督办南河堵口工程,改革长芦盐政。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筹措山东各地防务,遣兵出击它省。卒后赠总督,谥恭毅。

  • 刘孝女

    京师(今北京)人。父卒,矢志不嫁,终养其母。母亡,乃绝食以殉。

  • 李如玉

    【介绍】:明福建同安人。儒生。精《周礼》,作《会要》十五卷,嘉靖八年获帝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