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汉章帝

汉章帝

【生卒】:56—88

【介绍】:

刘炟东汉皇帝。明帝第五子。永平初立为皇太子。建初四年,集诸儒于白虎观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班固奉命编成《白虎通议》。以班超为西域将兵长史,发疏勒、于阗兵击降莎车。申明法律,规定掠者惟得榜、笞、立,禁用钻凿之类酷刑。在位十三年。


【生卒】:56-88

即刘炟。汉明帝第五子,永平三年(60)立为皇太子,公元75年即位。在位期间,破平烧当羌、武陵溇中蛮和哀牢夷等,以班超经营西域;重视经学,在白虎观集会儒生讲议《五经》,作《白虎议奏》,并组织群儒传习古文经。死后谥章帝,庙号肃宗。


【生卒】:56—88

【介绍】:

刘炟东汉皇帝。明帝第五子。永平初立为皇太子。建初四年,集诸儒于白虎观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班固奉命编成《白虎通议》。以班超为西域将兵长史,发疏勒、于阗兵击降莎车。申明法律,规定掠者惟得榜、笞、立,禁用钻凿之类酷刑。在位十三年。


【生卒】:56-88

即刘炟。汉明帝第五子,永平三年(60)立为皇太子,公元75年即位。在位期间,破平烧当羌、武陵溇中蛮和哀牢夷等,以班超经营西域;重视经学,在白虎观集会儒生讲议《五经》,作《白虎议奏》,并组织群儒传习古文经。死后谥章帝,庙号肃宗。


【生卒】:56—88

【介绍】:

刘炟东汉皇帝。明帝第五子。永平初立为皇太子。建初四年,集诸儒于白虎观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班固奉命编成《白虎通议》。以班超为西域将兵长史,发疏勒、于阗兵击降莎车。申明法律,规定掠者惟得榜、笞、立,禁用钻凿之类酷刑。在位十三年。


猜你喜欢

  • 柴宗训

    【生卒】:953—973【介绍】:五代后周皇帝。柴荣第四子。七岁封梁王。同年即位,立八月,逊位于宋,降封郑王。宋开宝中卒,谥恭。

  • 谢士元

    字仲仁,长乐(今属福建)人。景泰进士,授户部主事。督通州粮仓,陈四弊,屡与监仓宦官相抵牾。天顺中,历任知府、四川右布政使。参与围剿永丰银矿盗贼。弘治元年(1488)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遇灾年,他振

  • 阿台萨理

    阿鲁浑萨里的祖父,畏兀人。当铁木真平定西域后返回时,他随从至燕。后畏兀国王亦都护请求归回民众时,他便回到旧地。精通佛学。

  • 韩浚

    【介绍】:明山东淄川人,字邃之。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嘉定知县。后迁御史。时神宗久不上朝,浚上疏谏,有“积怠成玩,积玩成弛”之语,世论称之。四十五年大计京官,浚佐吏部尚书郑继之为之,尽斥东林。后累迁右佥

  • 张格

    字承之,唐宰相张潜子。父被朱温所杀,他避难于蜀。王建称帝,被任为宰相,后出为茂州刺史。唐庄宗末平蜀,他归至洛阳,任太子宾客、三司副使。有文章,明吏事。【介绍】:五代时河间人,字承之,一说字义师。张濬子

  • 马喇

    清代前期人。贝和诺之子。初袭职管佐领兼护军参领,累官正红旗满洲副都统、护军统领、工部尚书。雍正中派驻西藏,护达赖喇嘛于里塘,总理西藏事务。【生卒】:1673—1735【介绍】:清满洲正黄旗人,富察氏。

  • 严长明

    【生卒】:1731—1787【介绍】:清江苏江宁人,字冬友,一字道甫。乾隆二十七年,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官至内阁侍读。历充《通鉴辑览》等书纂修官。有《归求草堂诗文集》等。

  • 韩凤

    字长鸾,昌黎(郡治今辽宁义县)人。初为齐后主侍卫,陪后主游戏被赏识。后主即位,用为侍中、领军,总知内省机密。与穆提婆,高阿那肱并称“三贵”。不喜士族,诬告崔季舒等,至令季舒等文臣被杀。北齐亡,被周军擒

  • 宿沓干

    【生卒】:?—443【介绍】:北魏朔方人。太武帝时任虎贲幢将,从征平凉有功,拜虎威将军,侍御郎、赐爵汉安男。太平真君四年从帝讨柔然,战死。

  • 胡友信

    字成之,号思泉。德清(今属浙江)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顺德知县,有惠政。博通经史。史称明代科举最有名者,前有王鏊、唐顺之,后则震川、思泉。卒官。【介绍】:明浙江德清人,字成之,号思泉。隆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