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彪之

王彪之

【生卒】:305-377

字叔武,王彬子。初仕为佐著作郎,历御史中丞、侍中、廷尉。出为会稽内史、镇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在任抑制豪强,招纳流民。孝武帝初,为尚书令,与谢安共掌朝政。太元二年死,谥简。


【生卒】:305—377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叔武,小字虎犊。年二十而头须皓白,时称“王白须”。王导从子。初除左著作郎、东海王文学。历侍中、廷尉,转会稽内史,居郡八年,豪右敛迹,亡户归者三万余。时大司马桓温威势震主,彪之以力阻桓温夺帝位,免官。后复为仆射。温将废海西公,命定仪制。孝武帝宁康元年,桓温死,迁尚书令。与谢安共掌朝政。官至光禄大夫。精通经传,熟谙故事,常引以定朝廷礼仪。所录仪规,藏于青箱,家世相传,时谓“王氏青箱学”。有文集,已佚。


【生卒】:305—377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叔武,小字虎犊。年二十而头须皓白,时称“王白须”。王导从子。初除左著作郎、东海王文学。历侍中、廷尉,转会稽内史,居郡八年,豪右敛迹,亡户归者三万余。时大司马桓温威势震主,彪之以力阻桓温夺帝位,免官。后复为仆射。温将废海西公,命定仪制。孝武帝宁康元年,桓温死,迁尚书令。与谢安共掌朝政。官至光禄大夫。精通经传,熟谙故事,常引以定朝廷礼仪。所录仪规,藏于青箱,家世相传,时谓“王氏青箱学”。有文集,已佚。


猜你喜欢

  • 许商

    字长伯,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周堪弟子。治大夏侯尚书学。善于历算,著《五行论历》,官四至九卿,所教授弟子,亦如孔子分为四科,唐林为德行,吴章为言语,王吉为政事,炔钦为文学。今文尚书大夏侯学,由此分

  • 郑伯猷

    【生卒】:486-549平城子。少有文名,举秀才,射策高第,为中书博士。东魏时,为南青州刺史。诬良为叛,籍其资财,邑落为之空虚。免官。复起为太常卿,卒。(,参见《北史》)【生卒】:486—549【介绍

  • 李峘

    【生卒】:?—759【介绍】:唐宗室后裔。太宗重孙李祎子。性质厚,以王孙封赵国公。初拜睢阳太守,累迁持节都统江淮节度宣慰观察使。都统之号,自此始。宋州刺史刘展有异志,峘讨之,战败,贬袁州司马卒。赠扬州

  • 夏侯子云

    【介绍】:唐道士。初住峨眉山,后投司马承祯门下。二十岁时,状貌甚古。历十余年,夙兴夜寐,未尝怠缺。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承祯卒,子云移住馀杭大涤山,筑药圃,种芝术。好作诗,成辄弃其稿。

  • 孟归唐

    【介绍】:五代时连州人。孟宾于子。初于庐山国学肄业,能诗。仕南唐。李煜时为秘书省正字。出为吉州民掾。入宋后,迁大理丞。贬袁州司户。

  • 周汝登

    【介绍】:明浙江嵊县人,字继元,号海门。万历五年进士。累官南京尚宝卿。师事罗汝芳,其学以无善无恶为宗,欲合儒释而会通之。辑《圣学宗传》,尽采先儒语录有禅机者汇成一帙。另有《海门先生传》、《东越证学录》

  • 瑚尼勒图

    姓鄂讷。原为黑龙江人,以护军入隶满洲镶黄旗。历官镶蓝旗蒙古副都统,散秩大臣管理健锐营。乾隆中从征金川土司叛乱,屡破敌于逊克尔宗、勒乌围地区。赐号“多卜丹巴图鲁”。名列平定金川前五十功臣之中。【生卒】:

  • 昭盖

    【介绍】:战国时楚国人。楚太子横在齐为人质。楚王死,薛公归太子横,因与韩、魏军共伐楚之东国。太子恐惧,昭盖献计:以东国与齐,秦恐齐得东国,霸天下,必救楚。太子从之,秦王果出兵救楚。

  • 赵光裔

    【介绍】:唐末五代京兆奉天人。赵隐子。唐僖宗光启三年进士。昭宗乾宁中,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诰。后梁太祖命刘隐为清海、静海节度,以光裔为官告使,隐遂留之不遣,奏为节度副使。刘称帝,

  • 汪涯

    【介绍】:宋汉阳人,字万顷。贾似道为宣抚时,延为客。元军围武昌,似道乞和,师退又作露布报捷。斥似道利欺上,终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