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武俊

王武俊

【生卒】:735—801

【介绍】:

唐时契丹怒皆部落人,字元英。善骑射,初隶李宝臣帐下为裨将,因说宝臣率五州归国,奏兼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德宗擢授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恒冀观察史,因不得节度,遂谋叛,屡败官军,自称王,国号赵。后李抱真使客说之,乃去伪号,诏拜检校工部尚书,恒、冀、深、赵节度使,琅邪郡王。终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帝宠之甚厚。卒谥忠烈。


【生卒】:735-801

契丹族怒皆部人。安史乱时,劝其主将李宝臣降唐,拜先锋兵马使。建中时从宝臣子惟岳谋乱,旋又杀惟岳归朝,擢为恒州刺史、恒冀都团练观察使。不久所辖赵、定二州被朝廷收走,朱滔田悦乘其不满,与之联络,共同作乱,称赵王,署官府。兴元元年在李抱真说客的劝诫下削除国号,并合军打败了朱滔。后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参见《新唐书》)


【生卒】:735—801

【介绍】:

唐时契丹怒皆部落人,字元英。善骑射,初隶李宝臣帐下为裨将,因说宝臣率五州归国,奏兼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德宗擢授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恒冀观察史,因不得节度,遂谋叛,屡败官军,自称王,国号赵。后李抱真使客说之,乃去伪号,诏拜检校工部尚书,恒、冀、深、赵节度使,琅邪郡王。终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帝宠之甚厚。卒谥忠烈。


【生卒】:735-801

契丹族怒皆部人。安史乱时,劝其主将李宝臣降唐,拜先锋兵马使。建中时从宝臣子惟岳谋乱,旋又杀惟岳归朝,擢为恒州刺史、恒冀都团练观察使。不久所辖赵、定二州被朝廷收走,朱滔田悦乘其不满,与之联络,共同作乱,称赵王,署官府。兴元元年在李抱真说客的劝诫下削除国号,并合军打败了朱滔。后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参见《新唐书》)


【生卒】:735—801

【介绍】:

唐时契丹怒皆部落人,字元英。善骑射,初隶李宝臣帐下为裨将,因说宝臣率五州归国,奏兼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德宗擢授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恒冀观察史,因不得节度,遂谋叛,屡败官军,自称王,国号赵。后李抱真使客说之,乃去伪号,诏拜检校工部尚书,恒、冀、深、赵节度使,琅邪郡王。终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帝宠之甚厚。卒谥忠烈。


猜你喜欢

  • 东郭牙

    【介绍】:春秋时齐国人。不挠富贵,不避死亡,犯颜进谏,乃为大谏之官。

  • 张烈

    【生卒】:462—538【介绍】:北魏清河东武城人,字徽仙。烈乃孝文帝所赐名,即以本名为字。少孤贫,好学,遍涉经史。孝文帝时官侍御、太子步兵校尉,受知于帝,出为顺阳太守。适南齐军进犯围城,烈坚守七十余

  • 朶儿只

    【生卒】:1303——1355脱脱之子。幼孤,喜读书,对古代君臣行事忠君爱民的事迹,多有研究。十九岁时,为集贤学士。随从兄子丞相拜住在上都。南坡之变,拜住遇害,险遭铁失等人杀害。天历元年(1328)袭

  • 苏平

    【介绍】:明浙江海宁人,字秉衡,号雪溪。永乐中举贤良方正,不就。工诗,少时作《绣鞋》诗,人呼为“苏绣鞋”。论诗甚严。景泰中,与弟正游京师,与刘溥、汤胤勣等常相唱和,称景泰十才子。著有《雪溪渔唱》。

  • 周飞鹏

    【生卒】:?——1911字翔千。江西新建(今南昌)人。武举人,累官至都司,充湖北襄防马队管带,驻老河口。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因反对革命被杀死。

  • 黄琮

    【介绍】: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子方。哲宗元符三年进士。为长溪尉。迁知闽清,不畏强御,捐俸代民输租,时有“闽清清过伯夷清”之谣。移知同安,与陈麟、翁谷号“三循吏”。后通判漳州,年五十二致仕。

  • 何绥

    【介绍】:西晋陈国阳夏人,字伯蔚。何遵子。官至侍中尚书。自以继世名贵,奢侈傲物。为人所谮,为东海王司马越所杀。

  • 龙崇

    【介绍】:宋吉州永新人,字升之,一作邦之。读书好著述。尝游真德秀、杨长孺之门。陈恺节制九江,重加礼聘。建议筑永新城,百姓赖以保障。京尹赵与权表监酒米场。修《中兴政要》、《宋朝帝学增释》。由从仕郎进儒林

  • 元爽

    【生卒】:?-533字景哲,叉弟。年少机敏,解褐为秘书郎。位至给事黄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卒,谥懿。(,参见《北史》)

  • 田甲

    【介绍】:西汉长安人。富商。张汤为小吏时,甲与通钱货;及汤为大吏,甲责汤所行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