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许衡

许衡

【生卒】:1209—1281

【介绍】:

元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性嗜学。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以行道为己任。宪宗四年,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及即位,授国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议事中书省,乃上疏言事。谓“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能长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陈,然其言多秘,世罕得闻。又定朝仪、官制。拜中书左丞,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选蒙古子弟教之。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授时历》成。以疾归。卒谥文正。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


【生卒】:1209——1281

字仲平,号鲁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幼读经书,家贫无书,便借书手抄。后与姚枢窦默等读程朱之书。1254年为京兆提学,郡县皆建学校。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位,被召至京师。至元二年(1265)受命议事中书省,上《时务五事》,提出“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的主张。六年,与徐世隆定朝仪,与刘秉忠定官制,为中书左丞。八年,任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择蒙古贵族子弟教之。十三年,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新制仪象圭表、日测晷景,编定新历《授时历》。病逝,追封魏国公,谥文正。


【生卒】:1209—1281

【介绍】:

元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性嗜学。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以行道为己任。宪宗四年,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及即位,授国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议事中书省,乃上疏言事。谓“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能长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陈,然其言多秘,世罕得闻。又定朝仪、官制。拜中书左丞,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选蒙古子弟教之。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授时历》成。以疾归。卒谥文正。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


【生卒】:1209——1281

字仲平,号鲁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幼读经书,家贫无书,便借书手抄。后与姚枢窦默等读程朱之书。1254年为京兆提学,郡县皆建学校。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位,被召至京师。至元二年(1265)受命议事中书省,上《时务五事》,提出“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的主张。六年,与徐世隆定朝仪,与刘秉忠定官制,为中书左丞。八年,任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择蒙古贵族子弟教之。十三年,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新制仪象圭表、日测晷景,编定新历《授时历》。病逝,追封魏国公,谥文正。


【生卒】:1209—1281

【介绍】:

元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性嗜学。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以行道为己任。宪宗四年,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及即位,授国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议事中书省,乃上疏言事。谓“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能长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陈,然其言多秘,世罕得闻。又定朝仪、官制。拜中书左丞,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选蒙古子弟教之。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授时历》成。以疾归。卒谥文正。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


猜你喜欢

  • 曹衮

    【生卒】:?-235曹操子。魏文帝时封北海王,后改封中山王。好学,善作文,所著文章二万余言。卒后谥恭王。【生卒】:?—235【介绍】:三国魏沛国谯人。曹操子。少好学,年十余能属文。每兄弟游娱,独覃思经

  • 拓跋琛

    建子。历任恒、朔二州刺史。(,参见《北史》)

  • 孙延

    【介绍】:清江苏吴县人,一作宝山人,原名衡,字寿之,号蔚堂,家有古梅九枝,自称九梅居士。诸生。工诗词篆隶,善写生墨梅。

  • 师帝宾

    【介绍】:清甘肃宁夏人。康熙间赵良栋讨叛入川时,以游击留守宁夏。宁夏镇民半已从军,而又有征集民夫运输军需之役,帝宾痛陈其弊,民得免役。良栋师旋,奏帝宾留守之功,升襄阳总兵。移凉州。

  • 刘绘

    字子素,一字少质,光州(今河南潢川)人。乡举第一名。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授行人,改任户科给事中。多疏奏。曾两次弹劾夏言,言怀恨,出为重庆知府。土官争地相互仇杀,他抚谕安定。言再执政,被罢归。家

  • 吴其泰

    【生卒】:?—1856【介绍】:清河南固始人,字希郭,自号橘生。嘉庆二十五年进士。道光间历浙江湖、杭两州知府,有能名。咸丰间任江西粮储道,助巡抚张芾守城御太平军九十六日,得援解围。迁江苏按察使。兼理江

  • 王令谋

    【生卒】:?—937【介绍】:五代时人。素柔猾,鲜志操。仕吴。初为昇州判官,迁同平章事,杨溥大和中累拜司徒,领忠武军节度使。天祚三年,于金陵屡劝徐知诰受禅,辞不受。及受禅,令谋已卒。

  • 云敞

    【介绍】:新莽时扶风平陵人,字幼孺。师事同县吴章,章治《尚书》为博士。汉平帝以中山王即位,王莽秉政,隔绝帝母及外家卫氏。莽长子王宇以为非,与吴章谋,夜以血涂莽门若鬼神之戒,冀以惧莽。事觉,宇被杀,章腰

  • 刘穆之

    【生卒】:360—417【介绍】:南朝宋东莞莒人,字道和,小字道民。世居京口,家贫好学。初为江敳府主簿。后随刘裕征战。平桓玄,讨刘毅,为裕决策。后裕出征,穆之留镇建康,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官至尚书左仆

  • 师旷

    名旷,字子野。春秋时晋国乐师,故称师旷。目盲,善弹琴,尤长于辨音。卫灵公至晋,命其乐师师涓为平公弹琴,他听曲后认为是亡国之声,随即加以制阻。晋平公铸大钟,众乐工都认为音律准确,他独不以为然。后经师涓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