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祐
【介绍】:
元汴梁人,字天锡。世祖至元中辟平江路掾,历江浙行省照磨,仕至江浙财赋副总管。
【介绍】:
东汉北海人。桓帝时宦官。不争威权,以清忠称。博学多览,著作校书,诸儒称之。
宋真宗次子。咸平初,封信国公。早亡,追封周王,赐谥悼献。仁宗即位,赠太尉、中书令。明道二年(1033),追册皇太子。
【介绍】:
东汉北海人。桓帝时宦官。不争威权,以清忠称。博学多览,著作校书,诸儒称之。
【介绍】:
元汴梁人,字天锡。世祖至元中辟平江路掾,历江浙行省照磨,仕至江浙财赋副总管。
【介绍】:
东汉北海人。桓帝时宦官。不争威权,以清忠称。博学多览,著作校书,诸儒称之。
宋真宗次子。咸平初,封信国公。早亡,追封周王,赐谥悼献。仁宗即位,赠太尉、中书令。明道二年(1033),追册皇太子。
【介绍】:
东汉北海人。桓帝时宦官。不争威权,以清忠称。博学多览,著作校书,诸儒称之。
【生卒】:?——1663李自成部将。自成牺牲后,他与刘体仁等归附明将何腾蛟,进行抗清斗争,改名永忠,封南安侯。在湖南、广西一带屡败清军,后战败被俘,英勇就义。(、)【生卒】:?—1664【介绍】:即郝
【生卒】:?—39【介绍】:东汉南阳人,字翁君。新莽末为河内太守,光武徇河内,乃降。为邓禹军师。从攻伐有功,封扶阳侯。建武十三年,位至大司徒。好直言,无隐讳,光武每不能容。尝证岁将饥凶,指天画地,言甚
【生卒】:1564—1621【介绍】: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小范,号我素。万历十四年进士。授行人,迁礼部主事,改南京吏部。二十一年疏请复高攀龙、吴弘济官,以奖忠良,并严谕阁臣无挟私植党。帝怒斥为民。在家乡
字仲通,小名红崖,渊弟。孝文帝太和初,议郎。卒。(,参见《北史》)【介绍】:北魏范阳涿人,字仲通,小字红崖,卢渊弟。孝文帝太和初,拜议郎。早卒。
字梦禅。满族。大学士永贵之子。以疾辞荫,不从仕途,作诗画自误。传高其佩指画之法,以简贵取胜。【介绍】:清满洲正白旗人,拜都氏,字梦禅,号闲庵,又号煦斋。永贵子。曾官笔帖式,年甫三十,以足疾辞,以诗歌笔
【生卒】:1186——1267镇海之子。曾随从忽必烈征伐花马大理,率兵千人,在金沙江上扎浮桥运兵。中统初(1260)因功授为益都等路宣抚使。中统三年(1262)为东平路副达鲁花赤。讨平叛寇。不久升为济
【介绍】:五代时僧。光州固始人。闽国国君王审知次子。后唐庄宗时,入洛进方物,遂留京邸。同光末,变服为僧,窜身巴蜀。后晋出帝开运中,住阆州光国院,状若七十余,壮力不衰,凡预言灾福,后往往契合。终于晋安玉
【生卒】:1431—1503【介绍】:明苏州府常熟人,字公肃。徐讷子。成化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弘治四年官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户部督欠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所辖地多王府,持法严,宗人多怨。平乐、
【生卒】:711—784【介绍】:唐陇西成纪人,字端卿。性警敏,善文章。玄宗开元末进士。肃宗尝叹曰:“卿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故时称“三绝”。乾元中,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姑臧县伯。德
【生卒】:?—前479姓芈,熊氏,名胜。楚平王原太子建之子。初与其父亡命于宋、郑,后入吴。前487年,楚令尹子西召回楚国,任为巢大夫,号曰白公。前479年,发动政变,袭杀令尹子西、司马子期,劫持楚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