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宾
陈宗室。仕隋为襄国太守。武德初拜邢州刺史。贞观元年为邓州刺史,经其治理,无饥馑之患,得太宗褒奖。(185上/4783,参见《新唐书》)
【介绍】:
隋唐时人。南朝陈鄱阳王伯山子。仕隋为襄国通守。高祖武德初封东阳郡公。太宗贞观初为邓州刺史。治州有方,不期月,流民皆归复业。入为太府少监。终虔州刺史。
【介绍】:
隋唐时人。南朝陈鄱阳王伯山子。仕隋为襄国通守。高祖武德初封东阳郡公。太宗贞观初为邓州刺史。治州有方,不期月,流民皆归复业。入为太府少监。终虔州刺史。
陈宗室。仕隋为襄国太守。武德初拜邢州刺史。贞观元年为邓州刺史,经其治理,无饥馑之患,得太宗褒奖。(185上/4783,参见《新唐书》)
【介绍】:
隋唐时人。南朝陈鄱阳王伯山子。仕隋为襄国通守。高祖武德初封东阳郡公。太宗贞观初为邓州刺史。治州有方,不期月,流民皆归复业。入为太府少监。终虔州刺史。
【介绍】:
隋唐时人。南朝陈鄱阳王伯山子。仕隋为襄国通守。高祖武德初封东阳郡公。太宗贞观初为邓州刺史。治州有方,不期月,流民皆归复业。入为太府少监。终虔州刺史。
【生卒】:1270—1312【介绍】:元抚州乐安人,字幼安。事母以孝谨闻。从吴澄学。成宗大德中建鳌溪书院,捐田五百亩,以赡学者。荐授将仕佐郎、同知会昌州事卒。
【生卒】:1603—1652【介绍】:明末清初江南徐州人,字年少,又字介若、内景,入清衣僧服,改名慧寿,又号明志道人、寿道人、寿、若、若若。崇祯三年举人。清兵入关,江南各地陷落后曾起事,被俘不屈,为人
【生卒】:895—956【介绍】:五代周高密人,字玄锡。性谦和,以五经中第,累官户部郎中。后汉高祖时,授中书侍郎平章事,后受顾命,立少主。后周太祖立,加守司空。世祖嗣位,封莒国公。
【生卒】:1671—1728【介绍】:清浙江仁和人,字位山,号闇斋。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历官河南临颍知县、广西南宁同知、吏部右侍郎、左都御史。卒于任,谥端恪。生平处事必熟筹利弊,务使于民生有裨益而后施行
字正臣,金陵(今安徽马鞍山)人。初为三班奉职、监坊州酒税。李继迁扰边,以鄜延路走马承受公事,与王荣等出击,获羊牛甚多。徙利州都监,迁西头供奉官、知利州。岁饥,调发仓粟赈民。官至西上閤门使、知秦州,卒。
【生卒】:1080—1161【介绍】:辽金间契丹人,本名孛迭。辽宗室子。仕辽为同知点检司事。降金。领谋克从军攻宋。迁西南路招讨使。择诸部冲要之地,建城市,通商贾,加尚书左仆射,累官太原尹。海陵即位,封
【生卒】:?—1644【介绍】:明四川井研人,字发圣,号赞皇。天启二年进士。授编修。工结纳,初入仕,即与内侍通。庄烈帝选用阁臣,每发策观其能否。崇祯十三年,得中官关节,知帝所欲问数事,奏对称旨,即拜礼
【生卒】:305-377字叔武,王彬子。初仕为佐著作郎,历御史中丞、侍中、廷尉。出为会稽内史、镇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在任抑制豪强,招纳流民。孝武帝初,为尚书令,与谢安共掌朝政。太元二年死,谥简。【生卒
【生卒】:?——1866字继圆。杜受田之子。道光进士。历官至工部侍郎、军机大臣,办理京城巡防事务,甚得咸丰帝倚重。同治帝即位,支持载垣、端华等反对太后垂廉听政,后被连坐革职。同治五年卒。【生卒】:?—
【生卒】:421—466字希逸,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七岁即通《论语》,能作文。及长,文章著称当时。孝武帝讨元凶刘劭,令其修改起兵檄书。孝武帝时历为侍中、吏部尚书等职,与太子不和。前废帝即位,收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