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倢伃”。
(—fú)典出《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桴,小木筏。后用作隐逸之典。杜甫《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南征问悬榻,东逝想乘桴。”薛能《边城作》:“怀沙悔不及,
指战国时赵国平原君赵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事见《史记·平原君列传》。李白《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叔继赵平原,偏承明主恩。”
东汉人。灵帝时为大将军。时宦官专权,窦武与陈蕃等人谋诛宦官,事败自杀。见《后汉书·窦武传》。吴融《风雨吟》:“李膺钩党即罹患,窦武忠谋又未行。”
同“一百五日”。姚合《寒食二首》之一:“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
犹郑曲。吴筠《听尹炼师弹琴》:“郑声久乱雅,此道稀能尊。”参见“郑曲”。
【生卒】:?—710【介绍】:唐代诗人。字叔敖。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武后从父姊之子。进士及第,累迁户部侍郎。因奸赃罪,流放岭南,岁余召还,任夏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中宗神龙元年(705),为
【介绍】:一作萧治。生活于天宝年间,与岑参有交往。《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诗1首。
儒冠,儒生所戴之冠。指从事儒业、读书。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后世不得志的儒生常以“儒冠误身”叹息读书误了自己的前途。宋晁补之《摸鱼儿》词:“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
鸡的德性,指文、武、勇、仁、信。《韩诗外传》卷二:“君独不见夫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鸡虽有此五德,君犹日瀹而食之者何也?”李频《府试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