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塞下曲

塞下曲

【介绍】:

①(全)李颀作。此诗写边塞之辽远荒凉及戍边军人的强悍勇武。情景交融,慷慨悲凉,有惨淡之气象。②(全)高适作。写于任职哥舒翰幕府期间。此诗描写了主人公勇赴疆场的壮烈行为和惊天动地的战斗经历,并直述了其对凯旋受赏的热烈向往和对平庸书生一生穷经的鄙夷,从而表现了作者安边定远、建立功勋的豪情壮志。该诗气势豪迈,风格雄壮,层层蓄势,感情强烈,颇具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③(全)郎士元作。塞下曲,唐新乐府辞,出自汉代《出塞》、《入塞》之曲,内容多写边塞将士的征战生活。本诗就塑造了一位虽身经百战但功名未就的边塞失意兵士形象,表达了无限的孤寂、哀怨情怀,是诗人怀才不遇的象征。意境含蓄,格调悲凉,行文委婉曲屈,极易引人共鸣。④(全)戎昱作。诗题一作《塞上曲》。塞下曲,唐新乐府辞。诗写汉军战胜归来,旌旗东指,群马奔腾的雄壮场面。清黄叔灿云:“凯歌得意之曲,却以悲凉语出之,塞下景色如见。”(《唐诗笺注》)⑤(全)李益作。本诗以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定远侯班超和本朝将军薛仁贵为比,抒发了从军将士宁愿战死疆场的豪情壮志。句句用典,但浑然无迹;雄放遒劲,令人感奋。⑥(全)。于濆作。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属横吹曲,古词多描写边塞战争。此诗亦沿用旧题,写边塞之事,末二句“卫霍徒富贵,岂能清乾坤”,寓意较深,言大将徒能立功受勋,却不能靖定边塞。

猜你喜欢

  • 云和

    山名。古代人说其山所产之材可以制作精美的琴瑟。因用以代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李白《寄远十一首》之一:“遥知玉窗里,纤手弄云和。”亦代指美妙的音乐。权德舆《戏赠张炼师》:“半酣乍奏云和曲,疑是龟山阿母家

  • 宣城

    ①郡名。晋太康二年(281)置,治宛陵(今安徽宣州市)。隋开皇九年(589)废,置宣州,治宣城(今安徽宣州市)。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曾改宣州为宣城郡。卢纶《送宋校书赴宣州幕》:“南想宣城郡,清江野戍

  • 听鹊

    古人认为喜鹊叫则有喜事至,远行之人回家。后因以“听鹊”为咏闺中女子预测丈夫回家之典。李珣《定风波》词之三:“愁坐算程千万里,频跂。等闲经岁两心违。听鹊凭龟无定处,不知。泪痕流在画罗衣。”

  • 掷地篇

    即掷地文。羊士谔《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虞部孟员外三首》之二:“兹夕披云望,还吟掷地篇。”参见“掷地文”。

  • 送宇文六

    【介绍】:常建作。这是一首送别诗,友人宇文六欲往江南,常建赋此赠别。前二句写眼前所见之景;后二句以两地之景相映生情,将离愁别绪表现得真挚而又缠绵。清人王尧衢曰:“即今春光骀宕,花柳争妍,如此而对景难于

  • 一星深戍火,残月半桥霜

    【介绍】:刘郇伯《早行》诗句。戍,指边防地的营垒、城堡。一星戍火衬出天色之暗,残月、白霜可见夜之清冷,二句活画出天未明人早行的境况。

  • 伯牛灾

    伯牛,孔子弟子冉耕的字。《论语·雍也》载:冉耕患不治之症,孔子叹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后以“伯牛灾”为贤者患恶疾或病逝的典故。王维《哭褚司马》:“谁言老龙吉,未免伯牛灾。”

  • 何千里

    【介绍】:玄宗朝曾官殿中侍御史。《全唐诗补编·续拾》存其《送贺秘监归会稽》诗1首。

  • 张生

    【介绍】:举进士未第,游蒲关,宿舜庙,夜梦舜帝令其诵《孟子》,然后舜帝亲为其抚琴歌一曲。《全唐诗》收其梦中所得歌1首。

  • 送李观之宣州谒袁中丞赋得三州渡

    【介绍】:张众甫作。宣州,唐州名,在今安徽。袁中丞,即袁惨,永泰二年(766)七月,以御史中丞复为江淮招讨使。三州渡,长江渡口名,当在今安徽滁州附近。诗写三州渡地理形势之重要及波涛汹涌、长风浩荡之景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