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崔玄亮

崔玄亮

【生卒】:768—833

【介绍】:

唐代诗人。玄,清人避讳作元。字晦叔。磁州昭义(今河北磁县)人,郡望博陵(治今河北安平)。家于洛阳(今属河南)。排行十八。贞元十一年(795)进士及第。十九年(803)登书判拔萃科,补秘书省校书郎。辟宣歙、浙东从事。约元和二年(807)召为监察御史。累迁驾部员外郎、洛阳令。十四年(819)出为密州刺史。十五年(820)换歙州刺史。长庆三年(823)自刑部郎中改湖州刺史,与挚友白居易元稹酬和,结集为《三州唱和集》一卷(已佚)。所至有政绩。大和四年(830)由太常少卿改谏议大夫。五年(831)以宦官构陷宰相宋申锡,率谏官苦诤,名重于朝。拜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七年(833)授虢州刺史,是年卒。为人淡于名利,晚年迷佞佛、老。幼好学,长善属文。白居易谓其“尤工五、七言诗,警策之篇,多在人口。其余制述,作者许之”,并谓有文集若干卷,但未见著录。《新唐书·艺文志三》仅著录《海上集验方》十卷。《全唐文》存文一篇;《全唐诗》存诗二首,《白居易集》卷二三《得湖州崔十八使君书因成长句代贺兼寄微之》诗末自注中尚存断句二句。事迹见唐白居易《唐故虢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崔公墓志铭并序》,新、旧《唐书》本传。

【生卒】:768—833

【介绍】:

字晦叔。好诗、琴、酒,自号“三癖翁”,行十八。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郡望博陵(今河北安平)。贞元十一年(795)进士及第,后又中书判拔萃科。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驾部员外郎、洛阳令等职,为密州刺史时赈济贫苦,深得人心。后历歙州、湖州刺史,多有善政。入为秘书少监、谏议大夫、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官终虢州刺史。新、旧《唐书》有传。与白居易元稹相厚,酬唱颇多。《全唐诗》存诗2首又1句,《全唐诗补编·续拾》补收3句。

猜你喜欢

  • 逢牧马

    《庄子·徐无鬼》:“[黄帝]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途。适遇牧马童子,问途焉。”后以“逢牧马”为帝王出游之典。王维《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

  • 去蜀

    【介绍】:杜甫作于永泰元年(765)五月。四月,严武死,杜甫生活失去依靠,又预见到蜀中将乱,故决计出峡东归。将离蜀(即成都),作诗总结几年的飘泊生涯,故题曰“去蜀”。浦起龙曰:“自此长别成都矣……而六

  • 阎立本

    【生卒】:?~673【介绍】: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榆林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立本早受家学,工于机巧。曾任司封郎中、将作大匠、工部尚书,总章元年(668)拜右相,咸亨中为中书令,卒谥文

  •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介绍】:高适《别韦参军》诗句。歧,原谓分岔路口,此指离别分手之处。二句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句化出而自有情韵,表现了作者的旷达情怀和对友人的劝慰。

  • 三折股

    见“三折乃良医”。

  • 古风

    即古体诗。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参见“古体诗”。

  • 张莒

    【介绍】:唐代文学家。常山(治今河北正定)人。生卒年不详。大历九年(774)进士及第。唐及第进士题名于慈恩寺之惯例,起自张莒。建中中,官吏部员外郎。又曾为知杂御史。贞元前期,官终邓州刺史。《全唐诗》存

  • 金槌

    见“金锤报韩”。

  • 霞裙月帔

    以云霞为裙,以明月为披肩。借指仙女或美女。韦庄《天仙子》词:“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霞裙月帔一群群。”

  • 读史编年诗

    诗歌。作者佚名。见敦煌遗书S619,原卷首题“读史编年诗”,这是一篇以咏古人事迹为主的诗作。其诗序云:“编年者,十三代史间,自初生至百岁,赋其诗以编纪古人百年之迹。其有不尽举一年之事,而复杂以释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