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诗人。一作张循,一作张修之,均误。洛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与弟仲之并以学业著名。与苏晋友善。武后时,上书忤旨,被诛。《全唐诗》存诗六首(其中《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全唐诗》卷
江淮民间岁末时家人宴集称“泼撒”。韦应物《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田妇有嘉献,泼撒新岁余。”
【介绍】:吕温《道州郡斋卧疾寄东馆诸贤》诗末句。诗人以隔帘观望微雨打湿梨花的凄清情景,抒发了病卧郡斋的寥落心情。意象清雅,充满诗意。
【介绍】:李华《春行寄兴》诗句。二句描写春日途中花落鸟啼的美丽景色,但用“自”、“空”二字,化乐景为哀情,表达了安史之乱后中原一带荒芜萧条的凄凉气氛,反映了战争对唐代社会的严重破坏。写景自然真切,意味
【介绍】:苏州(今属江苏)人。贞元间举进士不第,乃浪游江湖。自以为善歌诗,近于李白,故自名李赤。后因心疾卒。《全唐诗》存诗10首,皆与李白诗重出。
【介绍】:邓州新野(今属河南)人。至德二载(757)与严维、刘长卿在苏州交游,大历十二年(777)官河南租庸判官。工于书法。余事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
《晋书·刘曜载记》:“安善于抚接,吉凶夷险与众同之,及其死,陇上歌之曰:‘陇上壮士有陈安,驱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䯅骢父马铁瑕鞍,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后因以“躯
又名鹳鹊楼。旧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南黄河中高阜处,因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五:“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王之涣《登
【介绍】:见郑儋。
市上,集市。施肩吾《途中逢少女》:“市头日卖千般镜,知落谁家新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