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
即得道。一,指天道。无名氏《祀圜丘乐章·太和》:“登三处大,得一居贞。”
即得道。一,指天道。无名氏《祀圜丘乐章·太和》:“登三处大,得一居贞。”
清姚鼐撰。此书之选当在《五七言今体诗钞》之后。盖既有五七言律诗之选,也应有五七言绝句之选。故姚鼐此书专选唐人五七言绝句。姚氏初仅抄录,并未刊行。故书中无序言、目录、卷数、评注等项。仅分初选、正选,前为
张继《枫桥夜泊》诗广为传诵,然其末句“夜半钟声到客船”争议颇多,代表观点有三:其一,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引前人语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其二,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上云:“六一居士《诗话
指强忍住气恨。水神《霅溪夜宴诗》之二:“吞声饮恨兮语无力,徒扬哀怨兮登歌筵。”
道家仙药名。温庭筠《老君庙》:“自怜金骨无人识,知有飞龟在石函。”
东汉严光有德才,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严光变名隐身,身披羊裘渔钓于大泽中。见《后汉书·严光传》。后因以“羊裘”为咏隐士或隐居生活之典。李华《杂诗六首》之二:“何忍严子陵,羊裘死荆棘。”
【介绍】:唐代小说家。号洞庭子。名字、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现存作品中,所记多贞元、元和事,也有述及大和年号者,作者当为大和以后人。有志怪小说集《原化志》一卷,《通志·艺文略》小说类有著录,已散佚。
远扬。曹松《送胡中丞使日东》:“渥泽遐宣后,归期抵万金。”
【介绍】:王之涣作。此诗写于一次宴席上。前两句写所见春景,寓情于景,以景抒情。后两句诗人从视觉转到听觉和想象上,将难以言表的离愁表达得淋漓尽致。全诗无一字言愁,然而却使人充分领略到诗人的满腹愁绪。
见“白猿公”。
春秋楚共王无嫡子,欲于宠子五人中立一人为嗣。乃埋璧玉于庭,请神择之,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幼子每拜皆压璧纽,故得立,是为平王。见《左传·昭公十三年》。后以“当璧”指立为国君之兆。元稹《楚歌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