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杭州新造南亭子记

杭州新造南亭子记

杜牧作。晚唐时期,统治者佞佛之风大盛,成为社会经济的重大负担。会昌五年(845),唐武宗下诏辟佛。次年,宣宗及位,稍弛佛禁。作者由池州刺史移睦州,途经杭州(今属浙江),因杭州刺史李播辟佛寺建南亭而作本文。首段揭露佛教“地狱轮回”谬论。二段分析各类人佞佛的不同想法,指出奸商、贪官佞佛旨在灭罪求福。三、四、五段分别叙述文宗去佛、武宗灭佛、宣宗初期限佛的情况。末段记叙李播取寺材建南亭的经过,并肯定其事。文章从维护唐王朝的根本利益和儒家思想出发,揭露和指斥佛教愚弄百姓、谋取钱财的丑恶行径,以及奸商、贪官等佞佛的卑劣用心,称扬辟佛的行动,爱憎分明,感情强烈,笔锋犀利,切中时弊,叙议结合,气势贯畅,其文与韩愈《谏佛骨表》交相辉映,产生重要影响。

猜你喜欢

  • 韦庄集校注

    ①李谊校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出版,61万字,是迄今最完备的韦庄作品集。每篇作品后都有“注释”。全书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收诗,计十卷,补遗一卷,共计323首;第二部分收词,计55首;第三

  • 陇头梅

    据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相善,凯居荆州想念范晔,乃折梅花寄赠在长安的范晔,并附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因以“陇头梅”为思念朋友之典。宋之问《题大庾岭北

  • 蓬蒿

    晋皇甫谧《高士传·张仲蔚》:“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明天官博物,善属文,好诗赋,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后因以“蓬蒿”代指隐

  • 张文彻

    【介绍】:敦煌(今属甘肃)人。曾任西汉金山国宰相、吏部尚书,余不详。《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龙泉神剑歌》1首。

  • 木客

    ①伐木工。张祜《送韦整尉长沙》:“木客提蔬束,江乌接饭丸。”②旧指生活在山间树林的野人。亦泛指山野边鄙之民。刘禹锡《莫猺歌》:“市易杂鲛人,婚姻通木客。”

  • 迷楼

    楼名。隋炀帝所修。故址在今扬州市西北郊观音山上。隋炀帝三下扬州,在此广建行宫,迷楼是其最豪华的宫室。据载其建筑幽深曲折,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千门万户,玉栏朱楯,人入其中,意夺神迷,炀帝曾称“使真仙游其

  • 古风(北溟有巨鱼)

    【介绍】:李白作。此诗借咏庄子《逍遥游》鲲鱼化鹏的故事,以喻己之欲上摩九天的雄心壮志。徐祯卿云:“此假庄生之言以自况也。”(郭云鹏本《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卷二引)北溟,即北海也。《庄子·逍遥游》:“北冥

  • 短绠

    汲水用的短绳。《荀子·荣辱》:“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后常以喻才能短浅或力量不足。韦庄《天井关》:“短绠讵能垂玉甃,缭垣何用学金汤。”

  • 鸿都

    汉代藏书之所。汉灵帝光和元年在鸿都门设学校。专习辞赋书画,学成后多授高级官职。后因以“鸿都”借指秘书省。王昌龄《灞上闲居》:“鸿都有归客,偃卧滋阳村。”亦代指京城。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杨沟连

  • 刘氏

    【介绍】:一作赵氏。杜羔之妻,名字无考。建中、贞元之际(780—805)杜羔累试不第,曾寄诗讽刺。羔贞元初进士及第,复寄诗贺之。《全唐诗》存诗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