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

蒙元时期的西北宗藩国,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成吉思汗建国后,察合台分得四千蒙古民户。成吉思汗西征时,又将畏兀儿以西直至阿姆河之间的草原分封给察合台,遂形成察合台汗国。其疆域最盛时东至吐鲁番、罗布泊,西至阿姆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都城在伊犁河畔的阿力麻里(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西)。察合台汗国和蒙元中央政府的关系十分密切。成吉思汗死后,察合台拥戴窝阔台即大汗位,且谨守臣节。蒙哥即位后,曾立别失八里(今新疆济木萨尔北破城子)行尚书省,管辖从畏兀儿直至河中地区(今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地区)。忽必烈即位后,西北诸王海都等发动叛乱,察合台汗国成为叛王与中央政府激烈争夺的地区。元朝政府长期在这里驻守军队,并在别失八里、阇鄽(今新疆且末)、斡端(今新疆和田)等地组织屯田。叛乱平息后,察合台后王仍承认元朝皇帝的宗主地位。十四世纪中叶,察合台汗国陷于分裂。西察合台汗国后来演变为帖木儿帝国,东察合台汗国到明朝永乐年间则改称亦力把里,首府在亦力把里(今新疆伊宁)。

猜你喜欢

  • 朵甘、乌斯藏都指挥使司

    明代设置的西藏地方军政机构。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明朝政府在西藏设立乌斯藏卫(今西藏)和朵甘卫(今西藏东部)指挥使司以及宣慰司二、元帅府一、招讨司四、万户府十三、千户所四等地方行政机构。各处的官

  • 许淮屯田

    曹操在许都(今河南许昌)和淮河流域的屯田。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为解决军粮问题,曹操接受枣祗、韩浩等人建议,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在许都地区开始屯田,收效很大,这是民屯的开始。

  • 献费

    汉代的一种赋税,名义上是诸侯王、通侯及地方官吏敬献给皇帝的费用。初无定数,各王侯及地方官吏竞相搜刮以媚上,民不堪命。高帝十一年 (公元前196年),乃令诸侯王、通侯及各郡于每年十月按所辖地区人口数,平

  • 贾鲁治河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贾鲁对黄河的治理。贾鲁字友恒,河东高平(今属山西)人,历任监察御史、工部郎中、工部尚书、中书左丞等官。至正四年五月,大雨二十余日,黄河暴溢,平地水深二丈许,白茅堤、金堤相

  • 和约章程

    见“中法天津条约”。

  • 旅顺口之役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旅顺是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基地,水深港阔,形势险要,筑建陆地和海岸炮台二十余座,安设大炮七、八十尊,粮食弹药充足,有清军黄仕林、卫汝成、姜桂题、程允和、张光前、徐邦道等六部

  • 申公巫臣使吴

    管仲相齐过程中的一项改革内政的措施。这项措施是针对鄙野的农民而实行的,即根据农民种植土地的肥瘠及收成的多少征收不同的赋税。这项措施的目的,在于防止农民因赋税不均而流徙。

  • 开皇律

    隋文帝开皇年间制定的法律。原文已亡佚。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命尚书左仆射兼纳言高颎,上柱国、沛国公郑译,上柱国,清河郡公杨素等大臣制定新律。开皇三年,又命太子少保苏威、秘书监牛弘等改定之,制

  • 三公九卿

    秦汉时期中央政府设置的高级官僚机构。据说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朝建立后,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丞相为百官之长, 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汉初改为相国,西汉末年又改称大司徒。太尉为全国

  • 雁门之围

    隋朝与突厥之间进行的一次著名战役。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八月,隋炀帝巡行北塞,突厥始毕可汗率骑数十万谋图截击。始毕可汗父启民可汗(已死)之妻乃隋宗室女义成公主,故遣使告密,炀帝一行驰入雁门(今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