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李福协定

猜你喜欢

  • 号军起义

    咸丰同治年间贵州白莲教的支派灯花教组织的农民起义,故又名“教军起义”。各号军用不同颜色的头巾、号褂和旗帜,分别自称黄号、白号或红号,其中以白号为主。号军以贵州东北部为根据地,主要活动在铜仁、石阡、思南

  • 刘渊、石勒反晋

    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于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北)率部众起兵反晋,建国号为“汉”,自称汉王,定都离石。后来有石勒、王弥等人前来归附。石勒率众三万,转战魏郡(治今河北临漳西南)、汲郡(治今河

  • 槜李之战

    春秋末期吴越之间的一场战争。公元前506年,吴楚柏举之战,楚败,吴人攻入楚郢都,而越则乘吴后方空虚,袭击吴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卒,吴王阖闾乘机兴师伐越。越王勾践迎战,两军战于槜李 (今浙江嘉兴

  • 陕西光复

    陕西是北方地区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同盟会员井勿幕等奉孙中山之命由日本返回陕西开展革命活动,次年成立同盟会陕西分会,以新军和会党为主要联络对象。陕西哥老会势力很大,在新军中

  • 字院

    西夏朝廷文翰机构。大庆二年(公元1037年),西夏仿唐宋翰林学士院之制,分设夏字院(又称国字院)和汉字院,作为文翰机构。凡送达宋朝的公文皆由汉字院以汉文字撰拟,旁列夏文字以为对照;凡国内诰牒文书皆由夏

  • 武毅军

    清末聂士成所部清军。1895—1896年(光绪二十一年二十二年)刘坤一、李鸿章、王文韶及督办军务处商定,在云集直隶、奉天淮军中挑留马步三十营,对旧营制稍加变通,增加工程队、医院等,组建成武毅军,驻防芦

  • 安东都护府

    唐在东北地区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唐初,太宗、高宗派兵数次东征高丽。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唐军克平壤(今朝鲜平壤),灭高丽,遂在平壤设安东都护府。统高丽、靺鞨诸部族府州,辖境西起辽水,南及朝鲜半

  • 清王伦起义

    清乾隆(公元1736年—1795年)年间山东人民起义。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山东清水教(白莲教的一支)首领王伦提出反对官府“额外加征”的口号,领导寿张农民举行起义。起义军攻下寿张,又攻占了堂

  • 第一流内阁

    又称第一流人才内阁。袁世凯在镇压“二次革命”、打垮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后,为了利用国会中的第二大党进步党替自己建立独裁统治服务,于1913年9月任命进步党人熊希龄为国务总理组织内阁。熊邀请进步党名流梁启超

  • 垓下之围

    项羽被刘邦围困于垓下 (今安徽灵璧南沱河北岸),最后败亡的战役。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彭越等围项羽于垓下,项羽兵少食尽,夜间听到汉兵四面楚歌,以为汉已尽得楚地,自己已陷入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