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铁官徒起义

铁官徒起义

汉成帝时铁官刑徒的起义。汉代铁官刑徒,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他们被剥夺了人身自由,在铁官监督下, 从事采矿、冶铁、铸造器械等苦役。汉成帝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夏六月,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县)铁官徒申屠圣等一百八十人, 揭杆起义。申屠圣自称将军。他们攻杀长吏,夺取官府军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军势力迅速扩及九郡。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山阳郡(治今山东金乡西北)铁官徒(一作亡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发动起义。苏令自称将军,率领起义军诛杀官吏,释放囚徒,夺取武器,并广泛发动群众,以扩大势力,起义军转战于十九个(一作四十个)郡国,杀东郡(治所在河南濮阳西南)太守,斩汝南(治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都尉,驰骋纵横,官吏无有拼死抵抗者。铁官徒的起义给西汉统治者以沉重打击。

猜你喜欢

  • 云南回民起义

    1856—1872年(咸丰六年至同治十一年)间云南以回民为主并有汉、彝、傣等民族农民参加的反清起义。1856年(咸丰六年)云南临安(今建水)回族与汉族绅士因争夺楚雄石羊银矿发生械斗。当地清朝官吏暗中挑

  •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1853年(咸丰三年)冬颁布。1860年(咸丰十年)重刻刊行。其基本精神为“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其

  • 广州外人委员会

    一称“联军委员会”,第二次***战争期间英法侵略者在广州实行军事统治的殖民机构。1857年12月(咸丰七年十一月)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后,为建立殖民统治,在巡抚衙门内设置一个权力广泛的外人委员会。委员会由英

  • 巡阅使

    最早出现在1912年,谭人凤任长江巡阅使。此后则属于军阀割据的官职。其设置出于对大的实力派或军阀的安置,控制范围完全取决于军阀的实力,一属省区性,包括两省的有粤闽、两广、两湖、闽浙等,辖三省的如东三省

  • 总检察厅

    官署名。北洋军阀政府于1912年根据《中华民国法院编制法》而设立的最高监察机关,与最高审判机关大理院相配设置。总检察厅设总检察长一人,检察官二人以上。职权是根据刑事诉讼律或其他法律规定,实行搜查,提出

  • 台湾建省

    指1885年(光绪十一年)台湾建省事。清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至1875年(光绪元年)增至两府八县。道咸以来, 英、美、日、法等国连续大规模入侵中国,台湾成为“南洋之枢纽”,“七省之藩篱”。1874年(

  • 帝国宪政会

    见“国民宪政会”。

  • 庄蹻王滇

    战国时楚将庄蹻(一作庄豪)入滇(今云南)为王一事。楚顷襄王时遣将军庄蹻率兵从沅水灭夜郎(在今贵州境内),至滇池(今云南昆明以南、晋宁东北一带),平定周围数千里之地。庄蹻欲回报楚,适值秦军攻克楚黔中郡(

  • 稷下之学

    战国时期齐国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旧临淄)城西门稷门之下设立的学术活动中心。稷下之学创始于田齐桓公。到齐威王、宣王两代,稷下之学达到高峰。齐宣王喜欢文学游说之士,对驺(又作邹)衍、淳于髡、田骈、接

  • 提刑司

    宋官署名。全称提点刑狱司。又称宪司、臬司、宪台。掌本路司法、刑狱、巡察盗贼及监察地方官吏,并兼管农桑。太宗淳化中始遣朝官及阁门祗候以上出任诸路提点刑狱公事,或同提点刑狱。后设专司,文武参用。京畿地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