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戴礼记》正误

《大戴礼记》正误

一卷。清汪中(1744-1794)撰。汪中,字容甫,江都(今江苏江都)人。乾隆拔贡生,家贫,侍母至孝,以母竟不与科举,绝意仕进;治经宗汉学,于清代诸儒最佩服顾炎武、阎若璩、梅文鼎、胡渭、惠栋、戴震。治古文不取韩、欧,以汉魏六朝为则。毕沅总督两湖,聘入幕;曾于浙江文澜阁校《四库全书》,卒于西湖僧舍;著有《广陵通典》《周官征文》《左氏春秋释疑》,而《述学》内外篇尤有名。是书为校正《大戴礼记》谬误之作,或正篇数,或正字句,苟有所得,悉行录出。其正篇数者,如称“《六艺论》戴德传传记八十五篇,司马贞曰:‘《大戴》合八十五篇,其四十七篇亡,存三十八篇,’《崇文书目》《大戴礼记》十卷,三十五篇,又一本三十三篇,《中兴书目》今所存止四十篇,其篇第始三十九编,次不伦也,四、五两卷,《曾子》十篇,卷九卷十一两卷,即《汉书·艺文志》之《孔子三朝》七篇,皆各自成书”云云。于篇数之外,又逐篇与其它载籍互校异同,如于《大戴》原书《王言》第三十九云:“与《家语王言解》大同小异”,于《哀公问于孔子》第四十一云:“《礼记·哀公问》篇同,自章首至‘然后能以其教百姓’,《家语·问礼》篇有之,‘孔子待坐’以下,《家语·大婚解》略同。”其书正字句之处尤多,略举一例,《王言》第三十九,原文有“是不出而外乎”句,汪氏正云:“,《家语》作化”。全书引用浩博,以证其非,于《大戴礼记》之研究可谓披荆检棘,开一坦途。是书最早刊于《汪容甫所著书》中,后有《皇清经解》本。

猜你喜欢

  • 北里志

    一卷。唐孙棨撰。孙棨字文威,唐僖宗时人,生平不详。《北里志》属笔记类。记载唐宣宗时代以后的长安(今西安)城北康平里的歌妓生活,共十五篇,该书对当时妓院生活记载颇详,涉及到一些公卿子弟时也真实地录其名姓

  • 成均讲义

    无卷数。清孙嘉淦撰。孙嘉淦详《春秋义》条。此书是嘉淦任国子监祭酒时所作,目的在于阐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之义。书中格外推崇朱子格物之说,认为欲致知、诚意、正心,必自格物始。又以为读书不过格物之一途,作

  • 吟翠轩稿

    一卷。清冯兰贞撰。冯兰贞,生卒年不详,字声畦,江苏金坛人,知府于尚龄之妻,清代诗人。此书为《凝香阁合刻》之一。刊于道光十三年(1833)。共收诗一百零八首,词七十六首。

  • 大鄣山人集

    五十三卷。明吴子玉撰。吴子玉,字瑞谷,安徽休宁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中贡生。此集中分体二十,皆以某部为题。其叙事,志略、说谱等目,均为自拟。是集初刻于隆庆年间,题《吴瑞谷集》,只十六卷。集前有何其贤序。

  • 昆新两县续修合志

    五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金吴澜、李福沂修,汪堃、朱成熙纂。昆山为县,始于梁代,自元代方升昆山为郡。清雍正三年(1725),分昆山之地置新阳县,于是有乾隆十六年(1751)张予介等修《昆山新阳合志》

  • 锡山书屋诗钞

    六卷。清谈恩浩撰。谈恩浩字蓉舫,年六十而卒。甘泉(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不详。本右姓,无锡望族,后因只重于诗歌,兼工杂作,田舍日亏,其穷愁郁结无所宣泄。致其诗词悲切,令人读而哀伤。此诗钞分五、七古,七

  • 绘事备考

    八卷。清王毓贤撰。王毓贤生卒年不详,字星聚,镶红旗汉军三韩(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人。官湖广按察使,一说贵州布政使。陈鼎《留溪外传》记狱吏汪金章事,曾提及王毓贤,称其勤于吏治,案无留牍。可见其颇有吏才。但

  • 甘泉新论

    一卷。明湛若水(见《格物通》)撰。他在书中主要阐发自己的“宇宙一气”、“理气一体”的心学观点。他认为,天地之初,是一种空虚状态,所谓虚就是无。宇宙的变化过程,就是万物由无到有,又由有到无的变化过程。有

  • 禅门章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禅门章》一书,是为诠解释禅门波罗密次第法门而作。释禅波罗密篇是智大师于建业瓦官寺说讲,大庄严寺释法慎记录整理成书,有三十卷。后来章安、灌顶治

  • 明宣宗诗文

    一卷。明朱瞻基(1398-1435)撰。瞻基,字不详,为明仁宗朱高炽之长子。仁宗卒,遂即帝位。在位十年,政治修明,天下安定。瞻基颇善作散曲。有《御制乐府》一卷,《官箴》(已著录)等。是书存记一篇,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