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丧礼杂说

丧礼杂说

一卷。清毛先舒(1620-1688)撰。先舒字稚黄,后更名骙,字驰黄。浙江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诸生。从陈子龙游,又曾经从刘宗周讲学。其诗音节浏亮,为西冷十子之首。与毛奇龄、毛际可齐名,时人称为“浙中三毛,东南文豪”。能诗文,精通音韵。著有《声韵丛说》、《韵学通指》、《匡休巽书》、《圣学真语》、《小匡文抄》、《思古堂集》、《螺峰说录》、《东苑诗文抄》、《蕊云》、《晚唱》等。此书没有序和跋。是书从三年之丧起,到曾孙为曾祖父母玄孙为高祖父母,共有二十多条。如继母在堂不可称孤哀子,私谥非古乃是变礼,居父母之丧孝子不肯引嫌自避,而反欲引嫌以避孝子,君子谓之不知礼。丧事之家,不举酒肉,假若亲友果真为饮酒食肉而来,则听其去可。陈义都极其正大。至于认为孙为生祖母服期,不得承重服三年,也很有见地。但是,承重之说,认为古人国君都有爵位和土地,卿大夫有世官世禄。承重,有继体之义。后世有荫袭者,尚可沿此,余则无重可承,似乎不必苛求。古人于妾有缌,《通典》于贵臣贵妾服下,引用马融之说极其详细。但是,古时诸侯一娶,有及娣侄者都分际相等,知所从来,后人则多数为买妾。如汉帝之赵飞燕等,都不能究所从来,更不用说士大夫之家。是书举有妾之子讣,家长出名,而未言服。但所生之子,既服斩衰,则为之父者,竟然一无所服,视若路人,于对子之情,似乎有所不足。或如古礼于有子之妾服缌,似乎从情理上来说较为周到。如或已行废妾之制,自然不必议论。元代吴澄之说:“三年期功缌者其名也,不酒肉不御内者其实也。”。今人对于丧事,往往张宴待客,虽然孝子不列席,然而,究非正辩,是书对其进行讥刺,这是正确的。又如父母死后,只须祭或忌,这也比较适宜。清代在诞辰则祭寿星殿,忌辰则祭奉先殿,此则帝制特典,常人似乎不应该沿习。书末附有常理杂说,从婚礼到女子已嫁而归者为客,共有数条,似乎所言三党一节极其合理。今人研究礼制者很少,是书犹且间或能够阐发新义,这自然是难能可贵的。此书有《檀弓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阳湖钱氏家集

    十六卷。清钱振锽(1870-?)辑。钱振锽,字梦鲸,号谪星,阳湖(今江苏省武进县)人,钱向杲之子,光绪三十二年(1905)曾在都供职。本集第一卷,《佳乐堂遗集》,清钱钧(约为咸丰、同治间人)撰。本卷收

  • 说文解字系传

    四十卷。南唐徐锴(920-974)撰。徐锴字楚金,扬州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徐铉弟,世称小徐。生于后梁末帝贞明六年,仕于南唐,官至内史舍人。宋兵下江南,卒于围城中,是年为宋太祖开宝七年。精通文字训诂之

  • 青溪诗集

    七卷。明徐楚编,李高续辑。徐楚,号青溪,浙江淳安人,生卒年不详。官至四川布政司参政。李高字抑中,云南人。生卒年不详。官至严州府通判。青溪在淳安境,即新安江。徐楚生于此地,因采前人题咏编为一集,成于嘉靖

  • 金华文统

    十三卷。明赵鹤(约1051前后在世)编。赵鹤字叔鸣,江都(今属江苏)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山东提学副使。本书系在所辑《正学编》外,兼录金华耆旧之文,有:宋宗泽、梅执礼、潘良贵、郑刚中、贾廷

  • 印正稿

    六卷。明张信民(生卒年和事迹不详)撰。张信民为渑池(今属河南)人。为孟化鲤的门人。传授王守仁的“良知”之学,从学者颇众。其门人冯奋庸等录其平日问答议论编为此书。清雍正四年(1726),渑池县知县王箴舆

  • 存性编

    二卷。清颜元(1635-1704)撰。颜元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博野(今属河北)人。幼年其父被掠到关外。八岁师事僧人吴持明,习骑射及兵法,拒绝学时文。他涉猎群书,怀疑宋儒。康熙二十三年(1684)

  • 释名疏证

    八卷。清江声为毕沅撰,署毕沅名。江声(1721-1799)字涛,后更字叔沄,晚年号艮庭,学者称艮庭先生。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师事惠栋。精《古文尚书》、《说文》之学。一生不事科举业,晚年赐六品顶戴。尚

  • 春秋见心

    不分卷。清蒋绍宗(详见《读诗知柄》)撰。绍宗字諟庐,长白(今山东邹平)人。嘉庆年间主讲梅城书院,道光初移官郴阳。所著有《读诗知柄》二卷、《礼记通解》二卷,与《春秋见心》合刻为《諟庐经说》行于世。该书即

  • 毛诗古音述

    一卷。清顾淳编。顾淳字震盂,金匮(今江苏省无锡市)人。生卒年及事迹皆不详,据本书自序知其生活于清咸丰初年前后。是编述而不作,撮取前人成说于一书。考其所依计有陈第《毛诗古音考》、顾炎武《诗本音》、江永《

  • 刘向五经要义

    一卷。清洪颐煊(见《刘向五经通义》)辑。《隋书·经籍志》著录《五经要义》五卷,不题撰人名氏。《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五经要义》五卷,题名刘向,《新唐书·艺文志》同。颐煊辑此书,明标刘向,依《唐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