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九江府志

九江府志

①十八卷,清江殷道等修,张秉铉等纂。江殷道字念鞠,汉阳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九年(1670)任九江府知府。江殷道莅任后,适奉命纂修通志,江殷道乃设局修志,聘张秉铉等总其事,互相参订,遂成志书。康熙十二年(1673)刻印。全书十八卷,分为:建置、星野、祥异、疆域、形势、乡坊、山川、关津、桥梁、风俗、城池、兵防、户口、田赋、物产、职官、公署、邮传、恤政、学校、书院、选举、祠祀、丘墓、古迹、寺观、名宦、人物、孝烈、仙释、隐逸、流寓、方伎、艺文。此志只列细目,不举纲要。内容较为简陋。② 五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达春布等修,黄凤楼、欧阳焘纂。达春布,字进修,满洲镶黄旗,官学生,同治十年(1871)任九江府知府。黄凤楼,字五云,福建德化县人,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曾任安徽繁昌县知县。欧阳焘,字九云,彭泽人,同治二年(1863)进士,曾任山西沁水县知县。考九江郡志,创修于明弘治年间太守童潮;再修于嘉靖六年杨一清;三修于天启四年太守陆梦龙;四修于清顺治十八年太守胡宗虞;五修于康熙十二年太守江殷道,六修于嘉庆二十三年知府朱棨。此志为七修。达春布莅任后,适通饬各郡县及时修辑志乘,以备会纂。遂设局修志,广征博采,聘黄凤楼、欧阳焘为总纂,历一年多而告竣。同治十二年(1873)刻印。卷首有新序、旧序、衔名、凡例、目录和绘图。卷末有旧跋、旧修衔名、新修捐输总目新跋。此志分志目三级,体例严谨,条理明晰,详略得当,是一部较完备的《九江府志》。

猜你喜欢

  • 柯劭忞先生遗著

    三种,七十九卷。清末民国年间柯劭忞(详见《春秋穀梁传注》)撰。三种为《春秋毅梁传注》十五卷、《新元史考证》五十八卷、《译史补》六卷。第一种,本书有专条介绍,可参阅。柯劭忞撰《新元史》时,仿司马光《资治

  • 虞乡县新志

    十卷。徐贯之、周振声修,李无逸等纂。徐贯之字慕曾,河南沁阳县人。山西陆军营务处衔署理虞乡县知事。周振声字裕如,河北宛平县(属北京丰台区)人,民国七年(1918)任虞乡县知县。李无逸字念闻,邑人。民国六

  • 弈律

    一卷。明王思任(1574-1646)撰。王思任字季重,号谑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曾任九江佥事。清兵破南京后,鲁王监国,以王思任为礼部右侍郎,后进尚书。居绍兴,城破绝食

  • 公羊严氏春秋

    一卷。汉严彭祖撰。彭祖字公子,东海下邳(今江苏宿迁)人,西汉著名经学家。他与颜安乐一起师从著名经学家眭孟。当时眭孟的弟子有一百多人,只有严彭祖、颜安乐为明,“质问疑义,各持己见”(《汉书·严彭祖传》)

  • 小雅

    见“小尔雅”。

  • 尚书离句

    六卷。清钱在培撰。钱在培字苍益,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首有雍正丁未(1727年)汪惟宪、程川二人的序文,又有“凡例”四则。卷一是《虞书》,卷二《夏书》,卷三《商书》,卷

  • 海防奏议

    四卷。明万世德撰。万世德为山西偏头关干户所人(治所即今山西偏关县)。隆庆辛未(1571年)进士,历官右都御史、总督蓟辽。万历二十五年(1597),倭寇朝鲜,议设立海防巡抚。万世德被任命为都察院佥都御史

  • 陶斋吉金录

    八卷。续录 三卷。清端方编撰。端方(1861-1911),字午桥,满洲镶白旗人。光绪八年举人,官至直隶、两江总督。笃嗜金石书画,海内孤本精拓,宋元明以来的名迹,广为收藏。“丰碑断碣,辇至京邸,庋廊庑几

  • 来益堂帖

    四卷。清叶长芷(生卒年不详)刻。叶长芷,字兰葊,生平里贯不详。此帖摹勒于康熙时代,卷首有“来益堂帖”四个篆字。共有四卷,其第一卷为钟繇的《荐季直表》、《宣示表》、《戎路表》、《力命表》,以及王羲之的《

  • 大乘起信论义疏

    四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大乘起信论》是天竺僧人马鸣依《楞伽经》所撰,其内容详见《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辞条。该疏以八识常住为体,修行趣人为宗。以第八识释心,以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