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四十卷。明凌濛初(详见《初刻拍案惊奇》)编撰。白话短篇小说集,“二拍”的第二种。每卷一篇,第四十卷《宋公明闹元霄》为杂剧,第二十三卷《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与《初刻》第二十三卷重复,故该书实有小说三十八篇。书成于《初刻》之后五年。作者于该书《小引》中说,《初刻》问世之后,“翼飞胫走”,书商“谋再试之”,作者觉得“逸事新语可佐谈资者,乃先是所罗而未及付之于墨,其为柏梁余材,武昌剩竹,颇亦不少”,乃编成该书。体例内容与《初刻》概同,均为凌氏据其所闻见古今杂事编撰而成的拟话本。所演故事包括春秋一种,宋十四种,明十九种,时代不明四种。其中涉及诉讼的故事所占比重较大,多是奸骗盗杀传奇情节,展示了人情世态的丑恶,并揭露了封建官吏的贪赃枉法和昏庸断案。卷四《青楼市探人踪,红花场假鬼闹》写杨巡道为官贪财纳贿,罢官后在乡里私养盗匪,掳掠所得与之平分,为了吞没五百两银子的贿赂,竟杀害了张廪生主仆五命;卷二十七《伪汉裔夺妾山中,假将军还姝江上》写的同样是官盗相通的黑暗现实;卷二十《贾廉访赝行府牒,商功父阴摄江巡》引无名氏诗云:“解贼一金并一鼓,迎官两鼓一声锣;金鼓看来都一样,官人与贼不争多。”作者直接对官为贼进行了斥骂,十分大胆。至于揭露官吏勒索贪贿或主观断案屈杀人命的,就更为普遍(如卷一、卷十六、卷二十一、卷二十六、卷三十六)。诉讼故事中,卷十二《硬勘案大儒争闲气,甘受刑侠女著芳名》一篇内容比较特殊,故事中的朱熹并不曾受贿,只是出于私怨,便借权势诬陷太守唐仲友与***严蕊通奸,将严蕊严刑拷打。作者借朱熹这个道学宗师的卑劣行径,暴露了现实生活中那些道学先生的虚伪卑鄙,曲折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时代压抑人性的反感。直接呼唤人性直率自由的是书中那些描写男女恋情的故事。基于真率的男女之欲,该书赞扬肯定权次卿那样不择手段追求爱情的举动(卷三《权学士权认远乡姑,白孺人白嫁亲生女》),也写了女扮男装自由与男子结交、私订终身的大胆小姐(卷十七《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但作者又往往以训诫惩淫的面目出现,描写一些贪欲受惩的故事(如卷三十八),而且涉及男女关系的情节也多有秽亵的色情描写,加之杂陈书中的封建伦理道德说教和迷信果报观念等消极思想因素,内容比较复杂。艺术上,叙述故事用语通俗简练,人物刻划生动,情节曲折。该书与《初刻》合称“二拍”,是明代白话小说的优秀之作,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有明尚友堂刊本,四十卷,藏日本内阁文库。北京图书馆亦藏有尚友堂本,缺卷十三至卷三十。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据王古鲁从日本抄回的本子出版。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日本内阁文库尚友堂本影印出版全本。1992年,海南出版社亦据尚友堂本排印出版全本,题《足本二刻拍案惊奇》。

猜你喜欢

  • 山河舆地考

    十九卷,末一卷。明程禹谟纂。明抄本。卷一总目;卷二历代总图;卷三皇明总图;卷四北直;卷五江南;卷六山西;卷七山东;卷八河南;卷九陕甘;卷十浙江;卷十一江西;卷十二湖广;卷十三四川;卷十四福建;卷十五广

  • 雅俗稽言

    四十卷。明张存绅撰。张存绅字叔行,号见其,华容(今湖北华容县)人。天启中由贡生官蒲圻县训导。是书有天启二年(1622年)吴炳序、孙谷引,天启三年(1623年)魏说、刘傅增订本序、刘秉铁序、孙谷又序,天

  • 高等国文法

    杨树达(1885-1956)撰。树达字遇夫,号积微,湖南长沙市人。1897年考入时务学堂。1905年赴日本留学,辛亥革命后回国,任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国文教员。而后历任北京高等师范、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教授

  • 袁督师事迹

    一卷。无撰者姓名。此书记明末袁崇焕事迹。首为《明史》本传,以下为钱家修《白冤疏》,程本直《矶声记》、程更生《漩声记》,余大成《剖肝录》,遗文,《率性斋诗集》,末为清嘉庆间请从祀乡贤呈词奏稿。此书有道光

  • 玉岩诗集

    七卷。清林麟(约1685年前后在世)撰。林麟,字石来,福建莆田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九年(公元1670)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偕检讨汪楫奉使琉球,途中唱酬甚多,官至贵州提学佥事。其告归后,修北村别墅,诗酒

  • 测量法义等

    三卷。明徐光启撰。其中《测量法义》一卷,利用利玛窦所介绍的西方几何知识,阐明勾股测量的基本原理,并用设问形式,讲述陆地测量高度氏度的知识;又《测量异同》一卷,将中国古法九章勾股测量与利玛窦所介绍的新法

  • 明季新乐府

    二卷。《附录》一卷清胡介祉撰。生卒年未详。胡介祉字存仁,号循斋,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礼部尚书衔。秘书院学士兆龙之子。康熙间官湖北佥事道。此书共六十首,皆咏明季事。每首各有小序,注其本末。时《明史》尚

  • 论语笔解

    二卷。唐韩愈、李翱撰。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领导人、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是邓州南阳人(今河南孟县),贞元八年(792)及进士第,官至刑部侍郎。愈“文起八代

  • 春秋左传意解

    十卷。首一卷。清陆树芝撰。树芝,岭南信宜(今属广东省)人。该书是作者研究《左传》之作,对《左传》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涉及到文字训诂、人名、地名、典章制度等考释。该书有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

  • 速兴新学条例

    一卷。英国李提摩太(洋见《西铎》)撰,上海蔡尔康笔述。李提摩太在《七国新学备要》(1889)第八章中曾论述按中国教育现状学习西方新学如何变通已有章程,但语焉不详,故他又撰《速兴新学条例》以深入阐述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