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灯会元

五灯会元

二十卷。宋代释普济(生卒年不详)撰。释普济是其法名,俗姓杨,姚安(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人。《五灯会元》为佛教禅宗史书。所谓“五灯”系指:1.法眼宗道原撰《景德传灯录》,2.临济宗李遵勖撰的《天圣广灯录》,3.云门宗惟白撰的《建中靖国续灯录》,4.临济宗悟明撰的《联灯会要》,5.云门宗正受撰的《嘉泰普灯录》。这“五灯”各为三十卷,其中多有转抄重复之处。普济采五书删繁就简使合一书,故题书名《五灯会元》。此书是普济于宋淳祐十二年(1252),一说绍定年间(1228-1233)在杭州灵隐寺编集成书。此书主要内容是汇辑了禅宗传说的从过去七佛到唐、宋时期各派禅僧所留下的“机缘”和语录。在体例上,《五灯会元》一改“五灯”体例。即:“五灯”各部除《普灯录》有“叙佛祖”作为引子,从菩提达摩叙起外,其余或从七佛或从释迦牟尼叙起,次及西天宗师,东土宗师,再次是惠能以下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大系;或集一系中的不同宗派于一卷,或将两大系合于一卷的。本书则独辟蹊径,按禅宗五家七宗的派别分卷叙述,使其七宗源流本末,了如指掌。《五灯会元》与“五灯”相比,不仅篇幅减少了一半以上,更重要的是使其内容更为精确,炼达,使其更符合禅宗史书的性质。因《五灯会元》可与僧宝诸传同资释门之典故,非诸方语录掉弄口舌者可比也。故对后世影响很大。至元明以来,好禅之士流多藏其书,使“五灯”单部书很少流通。其书续作者也大有人在。足见《五灯会元》一书所具有的价值。《五灯会元》一书有宋宝祐元年(1253)和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两个刻本。其至正本比较流行,为明嘉兴续藏和清《龙藏》所本。近年又出版了新的校勘本。

猜你喜欢

  • 龙学文集

    十六卷。宋祖无择(1006-1085)撰。祖无择,字择之,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进士及第,历官龙图阁学士,知通进银台司。为王安石所忌,谪忠正军节度副使,移知信阳军。祖无择受经于孙明复,而文章则传自穆

  • 江西水道考

    五卷。清蒋湘南撰。蒋湘南,字子潇,固始人。举孝廉。历居江督河督幕府,故于江西诸水脉络颇明,因作江西水道考。蒋子遗书铅印本,共五卷。以述江赣二水之源流为宗,依《水经注》之法,提纲携目而叙之,俾十三府一州

  • 梁溪漫志

    十卷。南宋费衮(生卒年不详)撰。费衮字补之,无锡(今属江苏)人。卷端有开禧二年(1206)国史实录院牒,称为国子免解费进士。礼部韵略条例中有开禧元年(1205)国子监发解进士费衮论韵略、经絃二字札子一

  • 道德真经指归

    见《道德指归论》。

  • 平定猺匪述略

    二卷。清周存义撰。存义字宜亭,生卒年及籍贯均未详。官湖北黄州府(府治今黄冈市)通判。道光十二年(1832),湖南瑶民赵金陇起事,湖广总督卢坤亲往督师,周存义参与军事。广东连州(州治今广西合浦)瑶民赵子

  • 春秋列国诸臣传

    原五十一卷,今本三十卷。宋王当撰。王当字子思,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自幼好学,举进士不第,元祐中,以苏辙荐,任龙游县尉。蔡京知成都,举为学官,不就。及京为相,不复出仕。卒年72岁。精《易

  • 止斋文集

    五十一卷。《附录》一卷。宋陈傅良(1137-1203)撰。陈傅良,字君举,号止斋,温州瑞安(今浙江瑞安市)人。乾道中(1169左右)进士,教授泰州,召为太学录,出判福州,知贵阳军,转浙西提点刑狱,入为

  • 六书通

    十卷。清闵齐伋(1580-?)撰。齐伋字寓五,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世所传朱墨字版、五色字版,称为“闵本”的书,大多为其所刻。是书成于顺治辛丑(1661年),闵氏已经八十二岁。是书大致仿朱时望《金石韵

  • 香山诗钞

    二十卷。清杨大鹤(约1693前后在世)编。杨大鹤,字九皋,号芝田,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官至左春坊左谕德。本书于明马元调所刊《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本中采录十之三、四,删其

  • 经问

    十八卷。《经问补》三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此书为奇龄说经之语,其门人录之成编,皆一问一答,所以取名《经问》。《经问补》三卷,是其子远宗所补录,体例与前者相同。此书对诸经的训释证佐分明,可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