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佩秋阁诗稿

佩秋阁诗稿

二卷。《词稿》一卷。《骈体文稿》一卷。清吴茞(?-1862)撰。吴茞,字佩纕,又字纫之,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汪凤九之妻,汪钟霖继母。清代文学家。此书有光绪元年(1875)刊本,书前有冯桂芬,许赓扬汪芑所作序言,书后有其子汪钟霖所作跋语。上卷载诗八十八首,下卷载诗一百零一首,词二十一阕,骈文四篇。又宣统元年(1909)复印本,有“赐额一页,红色印”字样。《琴风余谭》赞此书云:“《佩秋阁遗集》,七古极有风力,骈体亦具规模,其《胥江词》三十余首,并加自注,采取亦甚渊博。皆佳构也。余摘其诗《胥江词》四首曰:江南春去草萋萋,罨画云山罨画溪。五月争垂瓜蔓水,三冬常护辟寒犀。琐院苔阴暗上潮,纸窗风雨响深宵。笑侬乍读《群芳谱》,不识园中凤尾蕉。东篱新剧猫头笋,西崦争租燕尾船。一种请游人乍倦,茗香团雪煮山泉。望湖亭上望湖光,叶叶风帆入渺茫。惯是湖心波浪险,玉箫金管发沙棠。另《癸亥避寇之海门》七律四首,余摘其三、四首曰:不辞长路赋闲关,暮雨冥冥惨别颜。尚喜高堂加饭健,转怜薄植买山悭。赵岐北海藏名易。庾信江南去国难。太息蓬莱三见后,烟波争不羡鸥闻。汗雨频挥纪客程,乱蝉声噪夕阳晴。《东征赋》就心还戒,南浦春归调易成,海国扬舲风上下,江山对酒泪纵横。穷途滋味如荼苦,敢自登楼唱《渭城》。”

猜你喜欢

  • 左氏兵法测要

    二十卷。明宋征璧撰。徵璧原名存楠,字尚木,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此书类读书札记,节略《左传》中有关兵事而成,论其成败得失,欲为后世鉴。《四库提要》谓春秋时车战,与后世迥异,书中引以谈兵,殊为不达时变。

  • 六典条例

    十卷。朝鲜洪钟辑。洪钟,题衔为资宪大夫南绫君。朝鲜国王一向注重文献的编纂、整理,他觉得《大典》、《会通》等书叙事过简且有遗漏,于是命洪钟将六官诸司衙门典籍予以整理、汇集,编为一部书,命名为《六典条例》

  • 庸斋日记

    八卷。明徐三重(见《信古余论》)撰。此书前一卷为说《易》,后七卷为说《四书》。皆随意标举,不是循文笺注。借经义以发挥其讲学之旨。《江南通志》称此书和《信古余论》“皆可垂世范俗”。

  • 夏小正通释

    一卷。清梁章钜(1775-1849)撰。梁章钜,字闳中,又字茝林、长乐(今福建闽侯)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道光间官至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有是书及《经尘》、《清书录》、《称谓录》、《金石书画题

  • 佩文韵府

    四百四十四卷。清张玉书(1642-1711)等,奉清圣祖康熙皇帝之命于康熙五十年编辑而成。张玉书字素存,号润甫,江苏丹徒人。顺治十八年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历官五十年,久任机务,直亮清勤,

  • 海阳县志

    十二卷,清张士琏修。叶适纂。张士琏,山西安邑(今山西夏县)人,进士,知县,雍正三年(1725)任。旧志,于康熙间县令金一凤创修,雍正间县令张士琏续修县志,于雍正八年(1730)成稿,十二年(1734)

  • 太极解拾遗通书解拾遗后录西铭解拾遗后录

    各一卷。清李文炤(详见《周易本义拾遗》)撰。该书对《太极图说》、《通书》、《西铭》等书,只解其大义。因于原注下别加案语,发挥其说,故曰“拾遗”。《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

  • 逊国忠记

    十八卷。明周镳撰。镳字仲驭,金坛(今属江苏)人。生卒不详。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福王时被马士英、阮大铖所杀。该书主要记载明惠帝建文之变中死难诸臣的事迹。体例上以职官分类,于诸臣姓名

  • 白虎通义

    十卷。东汉班固(32-92)撰。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杰出史学家、文学家。班彪之子。十六岁入洛阳太学,二十三岁父死后归乡里,“潜精研思”(《后汉书·班固传》),继撰其父所著《史记后

  • 尚书解诂

    五十八卷。近代柳荣宗(详见《说文引经考异》)撰。此书原稿不分卷。若以《尚书》的篇目次序来考订的话,知其为五十八卷。此书之解诂颇为精审,引证也详明、确当,可补前人之不足。如释《尧典》中“曰若稽古帝尧,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