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书精蕴 音释

六书精蕴 音释

共七卷(《六书精蕴》六卷,音释一卷)。明魏校(1483-1543)撰。魏校字子才,昆山(今属江苏)人。居苏州葑门之庄渠,因自号庄渠。弘治进士,官至太常寺卿。著作还有《周礼沿革传》、《大学指归》、《春秋经世》等。其自序谓,此书旨在“因古文正小篆之讹,择小篆补古文之阙”,“惟祖颉而参诸籀斯篆,可者取之,其不可者厘正之”。这是完全违背文字发展规律的,根本行不通。《四库提要》说:“元以来好异之流,以篆入隶,如熊忠《韵会举要》,所讥者已为骇俗。校更层累而高,求出其上,以籀改小篆之文,而所用籀书,都无依据,名曰复古,实则师心,其说恐不可训也。”末附《音释》乃其门人徐官所作,是解释注中奇字的。《四库提要》据两淮马裕家藏本著录于《存目》中。

猜你喜欢

  • 河干问答

    不分卷。清陈法撰。陈法,字定斋,贵州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五十六年(1717)充顺天府乡试同考官,五十九年(1720)充会试同考官。雍正初特旨举翰林才堪部务者,

  • 千顷堂书目

    三十二卷,清黄虞稷编。黄虞稷(1627-1691),字俞邰,又字楮园,江苏南京户部街人,是一位精通元明史事的版本学家和目录学家。先世泉州人,其父官至南京国子监丞,好读书,喜收藏,且多有著述。黄虞稷从小

  • 三儒类要

    五卷。明徐用检(生卒年不详)编。徐用检字鲁源,兰溪(今属浙江)人。嘉靖四十一年(1567)中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寺卿。此书汇录明代儒学家薛瑄、陈献章、王守仁等三人的语录,分类排编。厘为五门,一曰《志学》

  • 双鹤堂集

    五卷。清刘楗(1617-1679)撰。刘楗,字愚甫,号公愚,谥端敏,大诚(今河北大城)人。清顺治首科进士,历任台谏,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刑部尚书。在任内,每陈述倡仪、筹边剔弊、察吏、恤民诸大政,无不切

  • 临桂县志

    三十二卷,清蔡呈韶、金毓奇修,胡虔、朱依真纂。蔡呈韶,字湘石,江西奉新人,举人,知县。金毓奇,江苏上元(今江苏江宁)人,拔贡,知县。胡虔见《广西通志》。朱依真,别字小岑,广西临桂人,乾隆、嘉庆间广西著

  • 庚子销夏记

    八卷。清孙承泽(生平详见《尚书集解》)撰。此书作于顺治十七年(1660),干支为庚子,故书名“庚子”。书始写于四月而终于六月,故书名“销夏”。此书为孙承泽记其所藏所见书画而作。卷一至卷三,记晋、唐、宋

  • 尚书异读考

    六卷。清赵佑撰。《尚书》多异读,所以异义繁滋。赵佑此书正是有感于此,而特从《尚书》的注疏、释文及诸家讲义中摘出与蔡传相出入者,折衷为之考订。如“平秩南讹”一条,此书引《史记·五帝本纪》曰:“‘南讹’作

  • 竹书纪年考证

    一卷。清张九镡撰。九镡字吾溪,号蓉湖,又号竹南,湖南湘潭人。生卒年不详。乾隆进士,改庶吉士,敬馆授编修。该书系九镡取《纪年》一书中有关于诗书春秋的内容,考证其得失,但却不尽依附于原书。如谓浞弑相后,书

  • 友石山人遗稿

    一卷。元王翰(1333-1378)撰。翰字用文。其先西夏人。元初徙居江淮。累官至江西福建行省郎中。陈友谅将其留居幕府,授潮州路总管,兼督循、梅、惠三州。友谅败,浮海抵交趾,不果。屏居于永福观猎山。明洪

  • 辟寒部

    见《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