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列异传

列异传

三卷。三国魏曹丕(187-226)撰。曹丕字子桓,曹操长子,曾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后立为魏太子,曹操死后为丞相。公元220年,代汉自立,国号“魏”。曹丕博学多才,《三国志》卷二《文帝纪》称他“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著有《典论》、《魏文帝集》十卷,已散佚。《列异传》最初著录于《隋书·经籍志》,唐前史志均有著录。关于作者,因书中有记正始、甘露年间,魏文帝之后事,所以宋人改题晋张华撰,但亦别无佐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考:“南朝刘宋裴松之《三国志》注,后魏郦道元《水经注》皆有征引,所以它无疑是魏晋人的作品。”在没有发现确实证据前,还是属曹丕撰比较合适。《列异传》的内容是“序鬼物奇怪之事”,包括树木为怪,动物鼠、鱼、蛇成妖,人死后有灵,鬼魂托梦,甚至能死而复生,以及赞扬方术、尊重神仙,能预卜吉凶、自神其术等。但书中也有不少反映人民意愿的民间故事传说,如《望夫石》、《三王墓》、《韩凭妻》等,都是现实性很强的社会悲剧。《宋定伯》不怕鬼的故事,在志怪小说中堪称佳作。此外《蒋济亡儿》、《谈生》、《刘伯夷》等都是思想性较好的作品。艺术上,篇幅较长、结构完整,情节曲折,不仅有叙述,间或也有描写,而且注意人物形象的刻划,是我国早期较为丰富、完整的优秀志怪小说集。此书宋时已佚,今有鲁迅《古小说钩沉》本,辑佚文五十条,较为完备。

猜你喜欢

  • 使规

    一卷。明张洪(生卒年不详)撰。张洪,字宗海,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市)人。明永乐四年(1406年)张洪以行人司行人奉使往谕缅甸,并著有《南夷书》,此书也是归时所作,采古人奉使事迹,勒为一编。共一卷,分为十

  • 经世要谈

    一卷。明郑善夫(1485-1523)撰。郑善夫字继之,号少谷,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许墅,以清操名闻一时。愤嬖幸用事,弃官去。筑室金鳌峰下。不久起为礼部

  • 经义悬解

    五卷。清徐寿基撰。寿基字桂珤,江苏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六年(1880)进士,官山东某县知县。此书侧重考订经书中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用力虽勤,且有个别可取之处,但疏略不少。如《论语

  • 清风易注

    四卷。明魏阀撰。魏阀字明阀,汉阳(今湖北武汉)人。魏氏曾为明代诸生,后弃诸生服,隐于湖滨,学者称之为清风先生。所著有《元代鉴统》、《焦氏易林解》、《清风易注》及诗文等,除《清风易注》外均散佚。此书是光

  • 素问吴注

    见《黄帝内经素问注》。

  • 春秋左氏经传义略

    一卷。陈沈文阿(503-563)撰,清马国翰辑。文阿字国卫,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著名学者沈峻子。少习父业,研精章句。他博采先儒异同,自为义疏,通《三礼》及《春秋》三传,位列五经博士。梁简文帝引他

  • 易图说

    三卷。宋吴仁杰(生卒年不详)撰。仁杰字斗南,一字南英,号蠹隐,另号蠹豪,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淳熙进士,历任罗田令,国子学录等职。撰有《古周易》十二卷,《集古易》一卷,《易图说》三卷。《易图说》是

  • 论语郑义

    一卷。清俞樾(1822-1907)撰。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著有《春在堂全集》。注《论语》的书以何晏《集解》所载孔安国注最早,但有人怀疑其为赝品,不足依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称,郑玄就鲁

  • 浮石禅师语录

    十卷。清代释通贤(生卒不详)撰。通贤,俗姓赵,字浮石,当湖(今地不详)人。生有奇特禀性,厌烦薰腥。稍长萌发出家之念,十九岁在越南削发出家,归回故里后,因其父母以独生子苦留,稍又蓄发。后转投佛门,于武原

  • 襄平先生幽愤录

    八卷。明末佟卜年(生卒年不详)撰。卜年字八百,辽宁辽阳人,进士出身,官至登莱监军佥事。按卜年为杜茂等人所诬,私通建州,被罪制裁,遂作此书以现己意。由募兵事引起,牵扯上层官僚之间隙,造成冤案。该书包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