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八卷。清胡元郎纂修。胡元郎字丘溪,安徽桐城县人,雍正六年(1728)拔贡,十年(1732)任天镇知县。按天镇旧志,为雍正七年(1729)邑令陈际云创修,书成未梓,仅有抄本二帙。乾隆四年(1739),
一卷。宋米芾撰。米芾生平,《画史》已著录。是书皆记宋之士大夫所藏晋唐墨迹。唐有宝章阁,专贮法书,米氏因此取是书名。米氏为此自序云:“本朝太宗混一,伪邦、国书皆聚,然士民之间尚或藏者。既非宝鉴,皆以世传
一卷。清茹敦和撰。此书系节录大传易有太极天一地二及天地定位各节,而以象数方位说之。其体例与《大衍守传》、《大衍一说》大致相同。作者以为五十五、四十五二图为八卦之所由生,即方位之所由定。认为宋儒所谓后天
十三卷。清周壬福修,李同纂。周壬福,江苏昭文人,道光二十年(1840)由附贡任博兴知县。李同,掖县人,博兴教谕。博兴县志自康熙六十年(1721)李元伟重修后,距其时已近百年。周壬福掌博兴后,见李元伟志
十三集。民国曹炳章辑。该书分类收辑唐代以来医学著作,以明清著作为多。十三集每集一类,有的大类内再小类。第一集医经类、第二集药物类、第三集诊断类、第四集方剂类、第五集通治类、第六集外感病类、第七集内科类
十三卷。清黄潆之(约1891前后在世)撰。黄潆之字杭荪,湖南善化人,生卒年均不详。光绪二年(1876)进士,官吏部主事。本书系作者卒后,其子黄仁俊等编次付刻而成。卷一为《劫余集》,收古近体诗五十四首;
无卷数。清徐善撰。书首有沈廷劢的序称为南州徐敬可,应当是南昌人。而徐善又自己署名为嘉禾。在朱彝尊的《曝书亭集》中有徐敬可的《左传地名考序》。又阎若璩的《潜邱札记》也称“秀水徐胜敬可为人作《左传地名考》
一卷。明李实撰。李实四川人,进士。是书辑录四川一带方言词凡五百六十二条,每条皆注明读音,间加按语,并征引典籍以疏通证明之,如称官长曰崖,引《唐语林》证之;称人曰汉,引《宋书》证之;咤其多曰夥,引《史记
十二卷。元吴澄撰。吴澄所著《易纂言》义例,散见于各卦,不相统贯。卷首所陈卦画,亦粗具梗概,未及详言,于是复撰《外翼》。自明以来,《易纂言》有传本,而此书则流传渐稀,《元史》本传失载。朱氏《经义考》云:
不分卷。清改师立(生卒年不详)撰。改师立,字莲洲,宛平(今属北京市)人。监生,供职于太医院,曾参与纂辑《医宗金鉴》。在此书自序中作者称,乾隆四年时开馆编修医书,汇集了官府所藏秘籍及购自书肆的医书几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