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籀汇编

古籀汇编

十四卷。近代徐文镜(生卒年不详)辑。文镜浙江临海人。是书由清汪立名《钟鼎字源》、吴大澂《说文古籀补》、近人丁佛言《说文古籀补补》、容庚《金文编》、罗福颐《古玺文字征》、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汇辑而成,按《说文》顺序排列,每字以小篆为字头,下注楷体,然后按上述六种书的顺序列出古文、籀文、金文、甲骨文,悉引《说文》原有说解及孙愐音切。《说文》所无之字,附于各部之末。凡得《说文》所有之字二千四百四十五字,重文二万八千四百七十四字;《说文》所无之字五百九十字,重文一千二百五十二字。共三万二千七百六十一字,可谓集古文籀文之大成。其于古文、籀文之体,一字而各家异释者,各从其所释之字分列于下,并存其说,不是此而非彼。其缺点是所录于《钟鼎字源》中的秦权汉弩诸字,亦属小篆而非古籀,应删除;又所录于各书的古籀,形体完全相同者,亦不应兼收并蓄。是书有民国二十三年(1934)石印本。

猜你喜欢

  • 神农本草经疏

    三十卷。明缪希雍(详见《先醒斋广笔记》)撰。又名《本草经疏》。缪氏医术精湛,对本草研究尤为精深。他以《神农本草经》为经,以《名医别录》为纬,历三十余载,撰成此书。此书目录编次悉依宋代《大观证类本草》,

  • 登州府志

    二十二卷。清施闰章修,杨奇烈纂。施闰章(1618-1683),字尚白,号愚山,宣城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侍读,历官江西布政司参议。时任山东提督学政按

  • 古本大学集解

    一卷。清李棠阶撰。棠阶字文园,号强齐。河内人。道光二年(1822)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军机大臣。棠阶治学,得力新建致良知说,以治心克己为至要,于紫阳无抵牾,故居敬穷理,一守程朱之法。著有《强齐日录》、

  • 春秋测微

    十三卷。清朱奇龄撰。奇龄字与三,号拙斋,浙江海宁人。康熙中贡生,有《拙斋集》等。此书首卷为《王朝列国世次族系》,以下十二卷则分属春秋十二公。其说以胡安国《春秋传》为宗,对胡氏苛刻过分之处虽略有纠正,胡

  • 诗经比义述

    八卷。清戋千仞(生卒年不详)撰。千仞字涵斋,江苏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古人曰,诗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以音乐分诗为三类,赋比兴为诗经写作手法。朱熹曰:“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

  • 甲申杂记

    一卷,闻见录一卷、随手杂录一卷,宋王巩撰。生卒年不详。王巩字定国,自号清虚先生,莘县(今河北莘县)人。有才学,性豪迈,曾与苏轼友善。苏轼获罪,王巩亦被贬宾州。历官宗正丞。此三卷书,皆记东都旧闻杂事;《

  • 易辰

    九卷。明朝贺登选撰。登选号澹余,江西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此书以三百八十四爻取象之义,杂引史事以证经。大概为仿照《诚斋易传》的体例,但深刻恰切却不如之。他以乾初

  • 枕葄斋春秋问答

    十六卷。清胡嗣运(详见《枕葄斋诗经问答》)撰。该书不全录《春秋》经文,也不尽释全经,有所论说,则设为问答之辞,以阐发经义。前十五卷大体上依违《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家之说,以及孙复、胡安国之

  • 字学指南

    十卷。明朱光家(生卒年不详)撰。光家字谦甫,上海人。是书成于万历辛丑(1601年)。首二卷包括:(1)辨体辨音,(2)同音异义,(3)古今变体,(4)同音互体,(5)骈奇解义,(6)同体异义,(7)正

  • 周易古文钞

    三卷。明刘宗周(1758-1645)撰。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南京破后,绝食而死。事迹县《明史》本人传。刘宗周与黄道周在明末都以善《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