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官传

周官传

一卷。汉马融撰,清马国翰辑佚。郑玄师事马融,汉人家法,称述师说不嫌蹈袭,故郑玄《周礼注》不复别白马氏之说。但是郑玄于马氏之说有取者,有不取者。取者,如马注“立其两”:“立卿两人”;“以媺诏王”:“告王以善道”;“三德”:“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万民之难”:“谓相与为仇”;“春见曰朝”:“在东方者朝春”云云;“朝曰”:“天子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分以日夜,漏凡百刻”;“矰矢”:“缴系短矢谓之矰”,“山以獐”:“獐,山兽”;“一豆”:“豆当为斗”,等等,郑注皆与之相合。不取者,如马注“惟王建国”,《建国,为诸侯国”;“冢宰”:“宰,治也”;“以统百官”:“统,本也”;“以诘邦国”:“诘,犹穷也”;“治都鄙”:“鄙,边邑也”;“小祭壹贰”:“谓祭殇”;“筵国宾”:“二王后”;“圜钟”:“应钟也”;“隋衅”:“血以涂钟鼓”;“樊缨”:“马饰,在膺前十有二币”;“前樊鹄缨”:“谓再重樊缨,在前有结,在后往往结革以为坚”;“邦畿方千里”:“六服当面各分之”;“枣栗十有二列”:“比聘礼醯醢夹碑百,十以为列”;“五采之侯”:“与上春以功为一物”,郑注皆与之相异。马氏辑本有遗漏、重复之处,叙次亦有舛误之处,皆当依孙诒让三家佚注本补正。此外,“哀围败”云,“国败,正本多作围败”云云,乃贾公彦之疏,非马融语;“赐则”云,“则地未成国之名“云云,乃据贾疏推测之说,不可据,皆当删之。此书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中。

猜你喜欢

  • 负暄野录

    二卷。南宋陈槱(生卒年不详)撰。陈槱,陈几之孙,长乐(今福建福州)人。绍熙元年(1190)进士。其余仕履事迹不详。此书卷末有至正七年(1347)王东(一作王柬)跋,谓作者发明古今碑刻及翰墨诸法,附以文

  • 宋诗纪事补遗

    一百卷。《补正》四卷。清陆心源(1834-1894)撰。陆心源字刚父,一作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浙江归安(今湖州)人。1865年任广东南韶兵备道。1867年调高廉兵备道。后奉调赴闽省,总办税厘通

  • 徐饴盦先生遗书

    无卷数。清徐养原撰。此书是作者的札记、考订之类的著述。所考书籍主要有《字说》、《明堂说》、《井田议》、《黑水考》、《朝鲜疆域考》、《孔子生年月考》、《孟蜀石经考》、《校淮南子》、《注五代史记例》、《御

  • 洞阳诗集

    二十卷。明顾可久,(生卒年不详)撰。顾可久字与新,江苏无锡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顾可久好学工书。本编曰《洞阳诗集》,而子目则曰《在涧集》。考《千顷堂书目》,可久有《在署草》

  • 白田草堂存稿

    二十四卷。清王懋竑(1668-1741)撰。王懋竑,江苏宝应(今江苏扬州)人,字予中(一作与中),号白田。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授安庆府教授,后以老病辞归。本集计文二十卷,诗四卷,末附“行状”

  • 明滇南诗略

    十卷。《续刻》二卷。清袁文典、袁文揆编纂。袁氏兄弟系云南保山人。文典,字仪雅,官广西州学正,著有《陶村诗钞》;文揆,字时亮,官甘肃县丞,著有《食蛤集》。二人生卒年均不详。滇与文化发达的中原,与江浙一带

  • 邓绅伯集

    二卷。宋邓绅伯(约1162年前后在世)撰。邓绅伯(一作邓深),字资道,湘阴(今湖南湘阴县)人。生卒年不详。绍兴进士,试中教官,入太府丞,轮对论京西湖南北户及士大夫风俗,高宗嘉纳,提举广西市舶,知衢州。

  • 呆斋集

    四十五卷。明刘定之(1409-1469)撰。刘定之,字主静。永新(今属江西)人。正统元年(1436)进士,授编修,累官至礼部左侍郎,多所建白,卒谥文安。著有《宋论》、《呆斋集》、《易经图释》等。是集分

  • 粤雅堂丛书

    三编,三十集,二百零八种,一千二百八十九卷。清伍崇曜(1810——1863)辑。伍崇曜,原名元薇,商名绍荣,字紫垣,广东南海人。其父伍秉鉴于广东开办洋行,为广东富商,伍崇曜也曾经营怡和行。***战争时曾

  • 休那遗稿

    十七卷。清姚康(1578-1653)撰。姚康,字休那,安徽桐城人。明诸生。有隽才,后入史可法幕。旋归里。明亡后屏居田野,忧郁以终。著有《太白剑》、《评货殖传》、《黄巢传》等。是编为遗稿十二卷,诗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