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礼学

周礼学

二卷。清王聘珍(1746-?)撰。聘珍字贞吾,号实斋,江西南城人。王氏另撰有《大戴礼解诂》一书。《周礼学》卷一首先叙述《周礼》源委,其次为《天官》“治官之属”至《春官·巾车》“孤乘夏篆”,凡有诂解的,此处皆见。卷二从《夏官·司马》至《考工记·弓人》“茭解”,凡王氏有诂解的,此卷皆见。王氏此书,明见甚多,如“小宰”之职下解郑玄注“若今御史中丞”说,二郑引汉官以况周官者,非必较官职之大小,但取职掌相似。此说很有见地。再如《载师》“凡宅不毛者出里布”,郑众注“布叠印书为后世之钞法”,王氏解曰“楮币之端见此,但古用布而后世用楮”;《地官·掌节》有注“邮行有程”,王氏引汉唐驿程为证;《秋官·司刑》,贾公彦疏云“汉文未除宫刑”,王氏引汉景帝诏驳之,等等。总之,是书对学人研究《周礼》注疏,大有裨益。有《皇清经解续编》本。

猜你喜欢

  • 直隶易州志

    十八卷,首一卷。清杨芊纂修,张登高续纂修。杨芊,曾任易州知州。张登高,字见远,江西鄱阳人。乾隆六年(1741),杨芊任易州知州,四处搜寻史料,成志稿一部。乾隆九年(1744)张登高任易州知州后,继续纂

  • 六韬

    六卷。旧本题周吕望撰。望姜姓,吕氏,名尚,亦字子牙。生卒年及籍贯皆不详。助周灭商,周武王尊其为师尚父。周成王亲政后,因功封于齐。其人多谋善断,长于用兵。故后人托其名而撰是书。是书之伪前人早已发其端。明

  • 籀膏遗文

    二卷。清孙诒让(1848-1908)撰。孙诒让字仲容,号籀庼,瑞安(今浙江省)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官刑部主事,引疾归。后穷经著书四十年,光绪间吏部尚书张百熙,两湖总督张之洞推荐均不出。晚年在

  • 音韵同异辨

    八卷。清单可琪撰。可琪字东圃,山东高密人。是编为防止考试误用韵字而编辑。旨在分辨韵字同异,所载俱系不同韵部兼收之字,或平韵兼收,或仄韵兼收,或平仄韵兼收。所释音义俱本《佩文韵府》及《康熙字典》,择其音

  • 群经冠服图考

    三卷。清黄世发(生卒年不详)撰。黄世发,字弱中,晋安(今福建闽侯县东北)人。是书略以郑氏释礼,于弁服皆有通例,而散在诸注,读之茫无端绪,故仿李如圭《仪礼释宫》之意以类相比,使成条贯,自序称乾隆四十七年

  • 毛诗复古录

    十卷。清吴懋清撰。懋清字澄观晚号回溪,广东吴川人。生卒年不详。嘉庆二五年(1810)举人,例援中书科中书衔。懋清著述甚多,此书为徐琪任广东学政时付梓,其自序曰:“犯三不韪欲订毛经,而补序补传,厥罪大矣

  • 说文叠韵

    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刘熙载、袁康撰。刘氏生平著述,见《说文双声》。袁康(生卒年不详)为刘氏弟子,字竹一,宝山(今属上海市)人。此所谓叠韵,指古韵相叠。许氏《说文》于字下系声,字声二者有双声,有叠韵

  • 吞松阁集

    四十卷。清郑虎文(约1755前后在世)撰。郑虎文,字炳也,号诚斋,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生卒年未详。乾隆七年(1742)进士。官左赞善。虎文性情笃厚,于学无所不通。一主河南乡试,再充顺天乡试同考官,三

  • 加庶编

    一卷。清拙政老人(生卒年不详)撰。拙政老人,生平不详。因许嘉猷有“拙政老人”的别号,疑许嘉猷即为《加庶编》的作者。许家猷,字儒珍,号顺庵,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乾隆己酉年(1789)中举人,曾做过地

  • 隐公元年

    传 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邾子克也。未王命,故不书爵。曰“仪父”,贵之也。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为蔑之盟。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初,郑武公娶于申,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