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字鉴

字鉴

五卷。元李文仲(生卒年不详)撰。文仲长州(今江苏吴县)人,自谓“吴郡学生”,其字号、生平无考。这是正字的书,文仲续其从父世英《类韵》之作。世英以为六书之中惟假借难以解说,便撰辑《类韵》二十卷,以字为本,以音为干,以义训为枝叶,成书于至治元年(1321)。文仲发现其中文字点画尚有未正者,便以《说文》为根据,兼及各种字书,辨正点画,刊除谬误,依二百零六韵编次而成此书,对诸家皆有所驳正。《四库提要》云:“中间如‘’,从禾高声,而误作‘槀’,‘隙’从阜从,而误作‘隟’,则纠《干禄字书》之失;如‘肇’‘原有二字,而止收‘’字,反以‘肇’为俗,‘竪’字误从立作‘竪’,‘徹’字误从去作‘徹’,‘析’字误从片‘’,则纠《五经文字》之失;如‘屯’本训难,借为屯聚字,而郭忠恕以‘屯’音‘迍’,别出‘屯’为屯聚字,于假借之义不合,则纠《佩觽》之失。他若《增韵》、《韵会》诸本,则举正之处尢多。……于小学深为有裨。至若‘’字变为‘莩’,‘陊’字变为‘墮’,‘隓’字变为‘隳’之类,则以为承讹既久,难于遽改,而但于本字下剖析其所当然,深得变通之宜,亦非泥古骇俗者所可比也。”此书久无传本,康熙中朱彝尊从古林曹氏抄得,始付长州张士俊刊行之,是为泽存堂刊本。另有《字学三书》本,《铁华馆丛书》本,《清芬堂丛书》本。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据《铁华馆丛书》本影印。

猜你喜欢

  • 吾吾类稿

    三卷。元吴皋(生卒年不详)撰。吴皋,字舜举。临川(今属江西)人。宋丞相吴潜诸孙。曾官临江路儒学教授。元亡后,遁迹不仕。皋工于韵语,所作大都以朴澹为主,不沿元末纤靡之习。其集散佚已久。顾嗣立《元诗选》未

  • 中庸说

    一卷。刘师培(1884-1919)撰。师培字申叔,江苏仪征(今江苏仪征)人。著有《春秋左氏传例略》、《礼经旧说考略》、《周书补正》、《逸礼考》、《太誓答问驳义》等。是书大旨据《春秋左氏传》以证《中庸》

  • 李中丞文集

    二卷。明李涞(约1585年前后在世)撰。李涞,字源甫,号养愚,江西雩都人。生卒不详。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著有《李中丞文集》。是集为康熙十年(1671年)其里人易学实所

  • 刘练江集

    七卷。《附录》一卷。明刘永澄(1576-1612)撰。刘永澄,字静之,宝应(今江苏省中部)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国子监学正、兵部职方司主事。著有《刘练江集》。是集为刘永澄诗文集。凡七卷

  • 春秋三传异文核

    一卷。清朱骏声(详见《仪礼经注一隅》)撰。《春秋》三传传写各有师承,汉隶至唐又多变迁,故异文颇多。许慎《说文解字》去古未远,但所引经语与今本不合之处很多。骏声精于形声训诂,对三传中的异文进行考证,特别

  • 中州人物考

    八卷。清孙奇逢(详见《读易大旨》)撰。本书为作者晚年移居河南辉县夏峰村时所作,收二百余人,分理学、经济、忠节、清直、方正、武功、隐逸七类,每类一卷,其第八卷为《补遗》和《续补》。所收除忠节类之末附元蔡

  • 苑洛语录

    六卷。明韩邦奇(1479-1555)撰。韩邦奇字汝节,号苑洛,朝邑(今陕西大荔)人。正德三年(1058)中进士。授吏部考功主事,又转为员外郎。因上疏议论时政,被谪为平阳通判。后又任浙东按察佥事,受宦官

  • 石经考异

    二卷。清杭世骏撰。杭世骏(1695-1772),字大宗,号堇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时举博学鸿词科,授编修。因主张“朝廷用人,宜泯满汉之见”,罢归。晚年主讲粤东、扬州书院。学识渊博,长于史学及小

  • 乐安县志

    ①二十卷。明孟楠修,蒋奇鎛纂。孟楠字伯茂,河北大名府浚县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三十一年(1603)任乐安知县。蒋奇鎛,邑人。乐安志,创修于明成化间知县沈清;一修嘉靖二十五年(1546)知县

  • 雁湖钓叟自在吟

    九卷。《附录》一卷。明王周撰。王周,字质斋,自号雁湖钓叟,嘉兴(今浙江嘉兴市)人,生卒年均不详。屡试不第,诗率意直书,不拘格律。著有《雁湖钓叟自在吟》。是集凡九卷。以其诗创作先后为序编次。其诗大都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