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集解

孝经集解

① 一卷。清蒋永修(生卒年不详)撰。永修字慎斋,号纪友,宜兴(今属江苏)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官至平越府知府,湖广提学副使。著有《慎斋遇集》。该书依照《孝经》之文诠释,以训童蒙。本与《小学》合刊,名曰《孝经小学集解大全》。《四库全书》认为将宋儒杂纂之本与“圣经”并为一编,不伦不类,于是分为两本书,各存其目。② 一卷。清张星徽(生卒年不详)撰。张星徽字北山,永城(今属湖南)人。事迹不详。该书以蔡衍鎤所定《孝经》经传为本,循文而解。自朱熹作《孝经刊误》,始删削字句,分别经传,定为经一章、传十四章。清蔡衍鎤又合为经一章、传十章,以合于朱熹更定《大学》的体例。实无必要,亦无根据。而该书依蔡本解释,亦无发明。③ 一卷。清桂文灿(?-1886)撰。桂文灿字星垣,又字子白,广东南海(今广州)人。道光二十九年举人,官湖北郧县知县。著述有《四书集注笺》四卷、《易大义补》一卷、《周礼通释》六卷、《论语皇疏考证》十卷、《论语集解》二卷、《孝经集证》四卷、《孝经集解》一卷、《孟子赵注考证》一卷等。是书首有自序,认为注孝经郑氏为郑小同;并据唐刘肃《大唐新语》,谓“序郑注者为康成裔孙,今但称郑氏以纪其实”。该书征引王肃、韦昭、魏真克、刘炫诸家之说,是非兼收,长短互见,并不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昭示平允。该书多援引他说以驳斥郑氏,所引大都为唐以前旧注,颇能择善而从。如开篇引《抱朴子》仁明篇“唐尧以钦明冠典,仲尼以明义首篇”,证孝经本有章名,为以往注家所不及。“始于事亲”三句,引刘炫驳郑氏之说,亦为言之成理,针砭得当。该书版本为咸丰四年(1854)刊本。

猜你喜欢

  • 兼明书

    五卷。唐五代时邱光庭(生卒年不详)撰。邱光庭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曾官至太学博士,与著名诗人罗隐交往密切。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兼明书》共十二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二卷。今本五卷,可能为后人

  • 栖霞县志

    ①八卷。清胡璘修,牟国玠纂。胡璘字霖玉,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康熙四年(1665)任栖霞县知县。牟国玠字凤伯,邑人,举人出身。栖霞志,创修于明万历时邑令何思鳌,此志为一修。胡璘在其序中曰:“栖

  • 去伪斋文集

    十卷。明吕坤(1536-1618)撰。吕坤,字叔简,号心吾(一作新吾),河南宁陵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累官刑部侍郎。著有《四礼疑》,已著录。是书为其孙吕慎多等所刊,共十卷。坤于明季讲学诸儒中,

  • 大学衍义辑要大学衍义补辑要

    前者六卷,后者十二卷。清陈宏谋(详见《湖南通志》)撰。是书乃宏谋官云南布政使时所刊,取真德秀《大学衍义》四十三卷,辑要为六卷;取邱浚《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辑要为十二卷,盖为边远之士难购全书者而设。

  • 吟窗杂录

    五十卷。明陈应行(约1126前后在世)编。陈应行字字里,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吟窗杂录》。是集收集诸家诗论而编成。前有绍兴五年(1135)重阳后一日浩然子序。序末有嘉靖戊申(1548)孟夏崇文书堂

  • 餐花吟馆词钞

    六卷。清严骏生(生卒年不详,约为乾、道间人)撰。骏生字小秋,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多才艺,能诗文,尤工词。所著《餐花吟馆词钞》,辑词共四百三十阙。卷首有吴锡麟、顾广圻、梅曾亮、管同等序文十八篇。海内题

  • 成仁谱

    二十六卷。清盛敬(生卒年不详)编辑,赵兆熙、邵廷采编校。敬字寒谷,兆熙字心农,廷采字子显,皆江苏太仓人。该书专辑历代杀身成仁之士。卷二十至二十六专辑明万历辽事之变及明末死义之士。现有道光二十五年(18

  • 修真捷径

    九卷。元余觉华(生卒年不详)撰。余觉华,字荣甫,建安(今属福建省)人。撰有《修真捷径》九卷。此书约成于元至元中。书中所辑录之文,多为服气炼神的歌诀等。《四库提要》称其“论皆笃实,大旨阐发谷神不死之说者

  • 大学中庸集说启蒙

    二卷。元景星(生卒年不详)撰。景星号讷庵,字德辉,以儒士保为杭州儒学训导,浙江余姚人。景星撰《四书集说启蒙》,门人蒋骥先刊其《大学》,钱时续刊其《中庸》,《论语》不存,《孟子》则残。景星自序中仍称《四

  • 融堂四书管见

    十三卷。宋钱时(详见《融堂书解》)撰。包括《论语》、《孝经》、《大学》、《中庸》,均先列经文,略加音训,再诠释其大旨于后。其中《孝经》用古文,《大学》只分为六章而不分经传,又舍《孟子》而取《孝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