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宣和遗事

宣和遗事

二卷,分前后二集;另本题《大宋宣和遗事》,四卷,分元、亨、利、贞四集。宋人编,可能经过元人整理。讲史话本小说,按年代简述北宋政治的演变。开头入话部分历举自上古尧舜至纣王、隋炀帝等贤明君主和无道失政君王,正文主要故事从王安石变法,写到宋高宗建都临安。没有中心故事情节线索,而对宋徽宗荒淫失政、金兵入侵的靖康之难叙述较详。文体也参差不一,全书大部分是浅近的文言,保留杂录各种野史、笔记的语体形式;关于宋江和李师师的故事,则基本是白话,可能来自民间传闻,说话人的口吻较明显。所记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掳北行事,系据黄冀之《南烬纪闻》及署名辛弃疾之《窃愤录》、《续窃愤录》节录。其他取材之书还有《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九朝编年备要》、《钱塘遗事》、《建炎中兴记》、《皇朝大事记讲义》等。赵与时、陈东、陆游等人的诗文,也被编录一些。该书取材虽杂,但思想倾向鲜明,痛恨君主荒淫、不满权奸误国,反对道人参政、怨愤民族沦亡,同情人民苦难,赞美除奸救国英雄等观点,贯穿于全书。其中叙述梁山故事,有杨志卖刀、晁盖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三十六人聚义梁山、宋江受招安征方腊等情节,文字虽简略,但已略具《水浒传》雏形,为研究《水浒传》成书和演变的重要资料。本书版本有璜川吴氏旧藏明刊本,今归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士礼居丛书本(四部备要本、丛书集成初编本从此本出)。金陵王氏洛川校正重刊本,分元亨利贞四集。属于士礼居丛书本重版本的有:1914年上海扫叶山房影印本,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丁锡根点校《宋元平话集》本。属于金陵王氏本重版本的有:1915年涵芬楼翻刻本,商务印书馆排印本,1954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猜你喜欢

  • 麻姑山丹霞洞天志

    四卷。明邬鸣雷撰。邬鸣雷,字长豫,浙江人。《麻姑山丹霞洞天志》明万历刻本,共四卷。首凡例。次为图八,曰姑仙圣像图,曰麻姑山总图,曰麻姑仙坛图,曰丹霞洞天胜境图,曰三谷云门图,曰从姑山图,曰七夕群仙宴会

  • 阳信县志

    ①十卷。清周虔森修,张璥纂。周虔森字天予,武进人,岁贡出身,康熙二十年(1681)任阳信县知县。张璥字霞城,邑人,拔贡出身,曾任广东潮州府海阳县知县,居官六年,以双亲老请归,时年仅四十三岁。著有《怀归

  • 学庸窃补

    九卷。清陈孚撰。陈孚字石美,江苏武进(今江苏武进)人。是书首有简亲王、孙嘉淦、潘思榘、程景伊、刘于义诸序、陈孚自序及附记十三条。篇首又有提要,大率以朱子为宗,对《四书大全》中所载诸家之说,采其析理精当

  • 直隶沣州志

    二十八卷,首三卷,清安佩莲修,孙祚泰等纂。安佩莲,字玉青,贵定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曾任沣州知州。孙祚泰,字文冈,沣州人,举人,曾任宁远县训导。沣之得名,肇于《禹贡》,置州则自西魏始。由是为郡

  • 近思录集注

    十四卷。清茅星来撰。其生卒年不详。茅星来字岂宿,乌程人。康熙间诸生。朱熹《近思录》,宋以来注释颇多,善本甚少,唯叶采《集解》至今盛行。余下注本,有的粗率肤浅,有的解所不必解,而稍费拟议者则避而不注,有

  • 胡忠烈遗事

    四卷。清史珥撰。史珥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乾隆进士,官至吏部主事。生卒年不详。平生著述颇多,除本书外,还有《史记剿说》、《汉书剿说》、《后汉书剿说》、《三国志剿说》等。《胡忠烈遗事》记载明胡闰事迹。胡

  • 骈体文钞

    三十一卷。清李兆洛(1769-1841)编。李兆洛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嘉庆进士,授安徽凤台知县。工诗古文,尤长舆地之学。著有《养一斋文集》、《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历代舆地沿

  • 丁中丞行略

    一卷。清丁惠衡编辑。该书记其父丁日昌生平事实。日昌字禹生,广东丰顺人,以禀贡生选授琼州府学训导,官至江苏巡抚。日昌负干济才,尤热心于洋务。在广州初设炮局,在上海督办制造,以巧智与洋人周旋。其在江苏政迹

  • 宁洋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董钟骥修,陈天枢纂。董钟骥,同治年间,任宁洋县知县。陈天枢,举人。考宁洋县志,创修于明。其后又先后三修。咸丰三年(1853),邑志旧板毁于兵乱,所剩仅残编断简,迄无完书。董钟骥任县令

  • 说文部首表

    一卷。清王筠撰。参见《说文句读》。此书本蒋和之《说文字原表》修订而成,并易“字原”为“部首”。王氏以“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为原则,将部首编为谱牒世系的表格,附于《说文句读》之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