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庄子解

庄子解

① 三卷。清吴世尚撰。吴世尚,贵池(今属安徽省)人,其人生平事迹均不详。作有《庄子解》一书。此书成于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其书只收《庄子》内七篇。其要旨是引《庄子》而附之儒家。观其目录后附记,称向来解《庄子》者,惟林西仲可观,但也有不尽洽合文义的。可见吴氏不知有向、郭二注。其书开卷就说庄子自名其书为《南华真经》,知其未考《唐书·艺文志》所载,实为主观臆断。此书对后世影响颇微,清《四库提要》据内府藏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现存清刻本。《贵池先哲遗书》本。② 一卷。清吴峻(生卒年不详)撰。吴峻,字黼仙,金匮(今属江苏无锡)人。撰有《庄子解》一卷。魏晋以来,《庄子》与《周易》同样盛行于世,也有学者用易理释解《庄子》,但不附会易卦。吴峻解《庄子》,即言易理,又讲易卦。并以《逍遥游》、《齐物论》二篇,证明庄子是儒非道,认为此二篇是为蒙庄而立说的旨意。称《逍遥游》释《易》,《齐物论》释《诗》。认为《逍遥游》中的鲲同坤,归藏古《易》卦以纯坤为首,认为鹏即乾,鲲鱼为阴,鹏鸟为阳。背为艮,连山古《易》卦以艮开始。因为连山、归藏都是《周易》前的古《易》,二者都与《周易》相通,所以吴峻多以卦解说此篇。认为《齐物论》释《诗》,详知风感之声乐出于孔窍之虚,而这里所说的风不是《诗经》中十五国风。其释“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穾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句,归结为洼声下而清,污声下而浊;激声高而清,謞声高而浊;叱吸一出一入,声疾而抑;叫譹一呼一应,声迟而扬;穾咬一断一续,声重而疾;于喁一前一后,声轻而缓。认为小和乐中节目,大和乐中纲领。所以多用乐律解说此篇。认为内篇少言《诗》、《易》。总之,吴峻解《庄子》,既附会易卦,又比附乐律,实为别出心裁。后世学者认为其说谬妄不可信,但也可为一家之说。现存《昭代丛书》本。

猜你喜欢

  • 诗人玉屑

    二十卷。宋魏庆之撰。魏庆之,字醇甫,号菊庄,建安(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博学多才,不求科第,唯喜菊,种菊花千丛。经常和骚人逸士畅谈,举杯作诗。所著诗话《诗人玉屑》,又称《诗益嘉言》。凡二十卷(或为

  • 困学斋杂录

    一卷。元鲜于枢(1256-1301)撰。鲜于枢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又号寄直老人,大都(今北京)人。官至太常典簿。善书法,工诗文,赵孟頫极推重之。著有《困学斋集》等。此书所记,多为当时诗话及杂事。原本未

  • 仪礼精义

    二册。清黄淦(详见《礼记精义》)撰。本书的前面有朱士林序及淦自序。士林序中说到:同年好友黄绮霞,切磋诸经,无不渊博贯通,除修订《五经精义》外,又涉及到《周礼》,这已经家喻户晓。又想到《仪礼》与《周礼》

  • 易用

    六卷。明陈祖念(生卒年不详)撰。祖念字修甫,连江(今福建连江)人,为著名学者陈第之子。陈第著有《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等书,对音韵学研究有很大贡献。祖念学术成就虽不及其父,但说《易》却胜过一筹。

  • 丛碧山房集

    五十七卷。附《诗义固说》二卷。清庞垲(约公元1675年前后在世)撰。庞垲字霁公,号雪崖。河北任邱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四年(1675)举人,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儒科”,授翰林院检讨,分

  • 开元录

    见《开元释教录》。

  • 后汉书

    一百二十卷。范晔(398-446)、司马彪撰。范晔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人。他“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沈约《宋书·范晔传》)。是个学识渊博,有才华,有成就

  • 六典

    一卷。清龚橙(1817-?)撰。龚橙名公襄,字孝拱,号石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龚自珍之子。少以才自负,屡试不遇,依英人威妥玛居于上海。著有《诗大谊》以及所谓改正许书之作。是书便是改正许书之作。改许

  • 耕烟草堂诗钞

    二卷。清平畴(生卒年不详)撰。平畴,字种瑶,山阴(浙江绍兴)人。官历江西候补县丞。平畴工诗擅画,集中七古突兀瑰奇,如天风海雨,声势夺人,七律有佳句而少佳篇。如:“扉底泥香芳草远、笠边雨细杏花开。”抒躬

  • 吕刑

    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惟吕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诘四方。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