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庄氏史案

庄氏史案

一卷。清不著撰人名氏。《庄氏史案》是据陈寅清《榴龛随笔》而录,述清初庄廷鑨史狱案。明故阁辅朱国祯,曾欲为明史,未成而卒,书稿为湖州庄氏窃据为己,庄廷遂招集宾客,整理增删成书。廷死后,其父庄胤城召匠刊刻,名曰《明书》。时有归安县令吴之荣,因赃落职,闻庄氏私修明史之事,始则欲以此事诈财,继而欲以此事复职,指为逆书,卒成大狱。所谓“逆书”,主要是因书中赞扬故明,不书清朝年号,呼清为后金,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为叛为贼,云建州都督即清之太祖,并直书其名,清之德祖为王某孙婿,触犯清朝,遂铸成清初首次文字大狱。书中概述作者所知此案始末,并介绍此案中与作者有交诸人概况,其余不相知者不录。书中记此案始于顺治十八年(1661),至康熙二年(1663),廷鑨碎尸,胤城父子就戮,全家籍没,凡当日参校列名及其亲属刻工等皆罹祸。案中潘怪章、吴炎、蒋麟征、张文通、张隽、董二酉、韦全祉、茅升元等,多为苏州惊隐诗社名宿。并有许多受牵连者,如黎元宽、吴心一、汤达甫、李祥甫、潘尔夔等。惟陆圻、查伊璜、范骧等以事前检举获免。《庄氏史案》于清朝文字狱不敢直接抨击,对此案所作披露以作者见闻为限。记载此案始末的还有陆圻之女陆莘行撰《秋思草堂遗集·老父云游始末》,范骧之子范韩撰《范氏记私史事》,沈起撰《查伊璜年谱》,翁广平撰《书湖州庄氏史狱》等。清末以来辑录此案资料进行研究的著述有傅以礼辑《庄氏史案始末》,不著编辑者名氏辑《大狱记》,朱邦彦撰《庄史案辑论》,周延年撰《庄氏史案考》等。庄氏史狱,杨凤苞《秋室集》卷五记《庄廷鑨史案本末》,言之最详,且足证前人之失。《庄氏史案》有《痛史》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武定诗续钞

    二十四卷。清李佐贤撰。李佐贤山东利津(今东营)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集作者序云:“吾郡诗钞自惠民吾宗味初公编辑,始明代以洎国朝得诗十二卷,文献略备,诚盛举也。迄于今又七十余年。”因恐各邑诗人湮设,

  • 周易尊翼

    五卷。清潘相撰。相字润章,号经峰,湖南安乡人,乾隆进士,官濮州知州。其与周礼、礼记、尚书、毛诗、春秋均有著述。少年始治易,读本义启蒙程传,并博采众家,年二十辑群说附于本义后名为《周易管窥》,后改为《周

  • 浙江省减赋全案

    十卷。清杨昌浚等编。杨昌浚,湖南湘乡县人。历任浙江巡抚、漕运闽浙陕甘总督等职。是书为作者任浙江巡抚时编辑,其卷一为职名凡例、卷二、卷三为上谕、章奏、文牍,卷四为抗属原征细册,卷五为嘉属原征细册,卷六为

  • 顾氏家集

    八种,二十一卷,附录二卷。顾燮光(1875-1949)编。顾燮光字鼎梅,浙江绍兴人。清光绪年间廪贡生。善书画,尤好金石碑版之学,著有金石著作数种及《非儒非侠使斋诗文集》。是编为顾燮光汇集自曾祖及兄四代

  • 唐百家诗选

    二十卷。旧本题宋王安石(1021-1086)编。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庆历进士。初知鄞县,借官谷给农民,试图减轻高利贷剥削,有成效。仁宗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主张改革

  • 恶姻缘

    见《醒世姻缘传》。

  • 算数书

    无卷数,不知撰人。这是于1984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荆州城西门外张家山第247号西汉早期墓葬的一部竹简书。全书约有二百根竹简,其中一百八十根较完整,十余根已残破,总字数约七千余字,是一部写有六十多个小

  • 韩山人诗集

    九卷。《续集》八卷。元韩奕撰。奕字公望。平江(江苏苏江)人。生于元文宗时,入明不仕,终于布衣。其诗古体伤于浅率。近体如《送县学教谕》云:“官清便似居高品,任久长如在故乡。”《东湖放舟》云:“树影不随流

  • 仿潜斋诗钞

    十五卷。清李嘉乐(生卒年不详)撰。约为同光间人。李嘉乐字德申,号宪之,河南光州人。同治进士。入词林,敬馆授编修。官至江西布政使。《仿潜斋诗钞》存诗一千五百六十首,均自十五岁至五十二岁所作。嘉乐平生景行

  • 尚元草

    十卷。明姚兖(约1582年前后在世)编。姚兖,字叔信,号元岳,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何三畏为作小传,称其少以事系狱,与诗僧同羁,因得其诗法。盖其派出自山林,故所作终无俗气。王稚登《序》称其诗清真古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