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归州志

归州志

①五卷,明郑乔纂修。郑乔,贵州桂林人,官归州知州。州志自嘉靖二十八年(1549)王锡、张时纂修。嘉靖四十年(1561)郑乔莅任,州治旧在江南岸,久雨塾溺,迁江北岸,城工甫成,即纂修州志,《归州志》嘉靖四十三年(1564)刻本。此志以纲挈目,有郑乔自序,训导龚溥跋,郡人李素宝序。千顷堂书目有《归州志》五卷,嘉靖间修,不著撰人。以其时考之,即此志。② 五卷,明张尚儒纂修。州志自嘉靖四十三年(1564)郑乔纂修后,隆庆间知州陈琛修《秭归外志》,久佚不传。至万历间又有修志之举,今存卷三典赋志,其目为雉庸、区署、校舍、增庙、租庸、驿递、津要、兵防、刹宇、祥异。卷四人物志,其目为贤达、选举、貤封、逸行、女士、流寓、方技。考其义例近于琐冗,而搜采颇详。秩官一类,原书已亡。后之续修,得前三书为底本,由万历上溯,增补隙漏,裨益必多。③ 十卷。清李炘修,陆仲连、向国庠等纂。李炘,字心湖,顺天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人,官归州知州。陆仲连,浙江杭州人,岁贡。向国庠,本州人,拔贡,官松滋教谕。归州志乘,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州牧王锡九纂《归州志》二卷,四十三年(1564),州牧郑乔纂《归州志》五卷,传本甚少。乾隆五十四年(1789)州牧熊仪东纂《归州志》一卷,万历三十七年(1609)张尚儒修《归州志》五卷散佚。嘉庆二十一年(1816)李炘任知州,延陆仲连等纂修州志,时值白莲教起义之际,图书皆为灰烬,搜罗断简残篇,采访遗文故实,凡山川、形胜、风俗、沿革、城池、学校、里社、津梁,四境之内百物之产,田赋、徭役、人物、选举之数,兵守、防御、金石、文章之类,闻见所及,悉载简端,分门别类,提纲挈目,至二十二年(1817)书成。《归州志》嘉庆二十二年刻本。全书十卷,分:地舆志、建置志、祠祀志、田赋志、官师志、人物志、选举志、政典志、兵防志、艺文志十纲。此志于典籍亡佚,搜辑不易而汇成此编,为州志之权舆,足资考证。此志尚有同治五年(1866)余思训增刻本。④ 十卷,首一卷,清沈云骏修,刘玉森纂。沈云骏,字仲骧,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举人,官归州知州。刘玉森,字璞斋,湖北黄陂人,举人。州志嘉庆时纂自州牧李炘,同治五年(1866)州牧余思训续修,仅加序补图,少有增损。光绪八年(1882)沈云骏莅任,延刘玉森等重修,成书。《归州志》光绪八年刻本。全书十卷。志分:地舆志、建置志、赋役志、学校志、军防志、秩官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九纲。此志分纲立目,与前志略有不同,此编删祠祀志,以坛祠、官庙、寺观附建置志,别立学校志一门。地舆星野类,楚省各郡州县志,概以翼轸敷引,此据李春圃分野求源而增入。山川、古迹详加采访,如牛角山即旧志的牛角朝云,并据实增加数条。此删前志政典类所载盐法、育婴堂。以学校教育人才,转移风俗,立专志以示重文教,所载学政、学田、书院、宾兴详实胜于前志。军防志,沿录前志。秩官志,武秩自游击以下,前志概未登载,此因改水师为陆路,特将千总以次,一律编入。艺文志,归州濒临大江,为入蜀要区,贤哲往来标题甚众,闻见所及备录无遗。此志续同治志,仍以嘉庆志为底本,证今稽古,补旧增新,编葺完备,较有条理。⑤ 十七卷。清黄世崇纂修。黄世崇,字石珊,湖南湘阴人,举人,官归州知州。州志光绪八年(1882)知州沈云骏修,距黄世崇任时仅二十年。其锐意修志,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书成。《归州志》光绪二十七年刻本。共十七卷,分沿革、疆域、职官、选举、人物、列女六表,分户役、学校、祠祭、武备、营缮、山水、艺文七志,终于列传。其义例,序次不无可议,此志注重在图,其自序,下车之始,即详考古山川道里,创开方舆图。归州志自嘉庆李炘修志后,同治续修,卷目一依旧志,只增补图说。此志以图绘为首务,可见晚近风气图文并重。黄世崇任兴山县会修《兴山志》,任利川县令修《利川志》,兹移归州任又修《归州志》,则究心志事,不同于风尘俗吏。

猜你喜欢

  • 三苏谈

    十卷。清高阜(生卒年不详)编。高阜,字康生,号萝栖,祥符(今属河南)人。工画水仙,时为叹绝。著《三苏谈》。所录具为三苏之文。其中,苏洵文二卷,苏轼文六卷,苏辙文二卷。因每篇为之反复详论,故名曰《三苏谈

  • 贞观政要

    十卷。吴兢(669-749)撰。吴兢,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著名历史学家。武则天晚年,为直史馆、修国史,参预修撰《唐书》。自武则天退位至玄宗亲政,在长达八年之久的朝政动荡之中,吴兢由左(右)补

  • 桐屿集

    四卷。明释·德祥撰。德祥,俗姓不详,字麟洲,号芷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卒年不详。洪武初住持径山。著有《桐屿集》。据钱谦益考证云:“祥公有《题倪云林、周履道书画》云:‘东海东吴两故人,别来二十四番

  • 纂补四书大全

    二十卷。清刘嗣固撰。刘嗣固字亦巩,一字正夫,先州(今河南潢川)人。著有《纂补周易大全》、《纂补四书大全》等。是书设为问答体,均本之于《朱子章句》、《朱子或问》、《朱子语类》及《朱子文集》,并融会贯通。

  • 帝京岁时纪胜

    一卷。潘荣陆撰。潘荣陆,字在廷,号止轩,顺天大兴(在今北京东南郊)人。清雍正年间,历承禁史馆等差,又任宫阙制作、督销之职。乾隆初,告老还家。因其经历,撰有工务、月令、婚仪、读礼、书法等方面的著述,都未

  • 郑鄤事迹

    五卷。清汤狷石编。狷石,江苏武进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此书汇集《天山自叙年谱》、《扶轮信史》、《渔樵话郑鄤本末》等书,述明末郑鄤事迹。末为狷石撰《郑鄤阳冤狱辨》五首。此书有1913年国粹学报社排印《古

  • 两汉解疑

    二卷,明唐顺之撰。唐顺之(1507-1560)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字应德。嘉靖八年(1529年)会试第一。唐顺之与总督胡宗宪合作抗击倭寇有功,升为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唐顺之精通天文、地理、兵法、数

  • 明三十家诗选

    十六卷。清汪端(1793-1838)编。汪端,字允庄、号小韫,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为陈裴之妻。能诗,著有《自然好学斋诗集》、《元明佚史》。此集为明诗选集,前有道光二年(1822)曹贞秀、梁德绳序,

  • 皇明法传录

    二十二卷。明高汝栻撰。汝栻字中岩,号时翼,浙江钱塘人。明代之编年史,如陈建《皇明通纪》,编年纪事;卜世昌、屠衡补之,上于隆庆六年(1572);支大伦亦有世穆两朝编年史。汝栻以为皆不详审。《两朝从信录》

  • 心学录

    四卷。明王蓂(见《东石讲学录》)撰。此书为王蓂养亲居家时,采录南宋理学家陆九渊有关心学方面的诸论述,汇辑为是编。共计有五百二十条。其中亦以自己的认识进行阐发,其大旨为主王守仁的“晚年定论”说。有天一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