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徐仙翰藻

徐仙翰藻

十四卷、附赞灵集 四卷。无编撰者姓名。此书所题徐仙,是指所谓灵济二真人,即九天金阙显灵溥济真人徐知证及其弟九天王阙昭灵溥济真人徐知谔。而“翰藻”所录,是所谓二徐真人“扶乩降笔”于闽所作的诗文及对其歌功颂德的诗文宫赋等。徐知证、徐知谔是五代吴丞相徐温之子。徐温从子徐知诰(李昪)原为吴之齐王,后专权于吴乃至称帝始建南唐而代吴。徐知诰称帝后复原名李昪,封徐知证为江王,封徐知谔为饶王。徐知证、徐知谔二人曾奉命带兵平定福建之乱,闽王为其二人立庙祭祀,称其功德。因而闽地祀徐氏之风兴起,颂徐氏功德之文日增。《四库提要》引《春明梦余录》载称“知证夭死,知谔病死,五代石晋时无故立庙,称之为神,成化末年,加为上帝。”似非确论。南宋嘉熙二年(1238)救封“灵济”,因而有“九天金阙显灵溥济真人”(徐知证)和“九天昭灵溥济真人”(徐知谔)的封号。明永乐十五年(1417)徐氏兄弟又被加封为“慈惠护国庇民洪恩真君”(徐知证)和“仁惠辅国祐民洪恩真君”(徐知谔)。因而有《大明一统志》所载“福州闽县南旧有洪恩灵济宫一所,祭祀二徐真人”之说。所以说大兴闽地之庙,是徐仙之祀,肇始于五代南唐,显昭于宋元而大盛于明代。此书则“元人辑之,明人刊之”如《四库提要》所说。书后所附《赞灵集》四卷,收载赞颂灵济二真君徐知证、徐知谔的诗文数十篇。内含碑记、表札、序疏跋文及诗赋。《四库提要》谓《赞灵集》:“皆颂神之文,其中无一知名者,盖未有端人正士肯列名此等书也”未免失当。总之,全书所述,皆有关徐氏二真人之事,其文辞典雅,掌故博恰,非文入学士不能为。虽“扶乩降笔”之说不足信,然其书使后人了解徐氏二仙之由来及历代祭祀之情,也是难得的参考史科。现存明《道藏》本。清《四库提要》据浙江范懋柱家藏天一阁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猜你喜欢

  • 海宁经籍志备考

    一卷。清吴骞(1733-1813)撰。吴骞笃嗜典籍,精通金石,籍浙江海宁,此为地方书目,前有嘉庆五年(1800)自序,后有周广业作跋。

  • 字义详讲

    见《北溪字义》。

  • 董方立文甲集

    《乙集》各二卷。清董佑诚(1791-1823)著。董佑诚初名曾臣字方立,江苏阳湖人。嘉庆举人,少喜文章,后肆力于律历数理舆地名物之学,著述颇多。有《椭圆求周术》、《三经术衍补》、《兰石词》和《董方志甲

  • 鹿皮子集

    四卷。元陈樵(1278-1365)撰。陈樵,字居采。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至正间遭乱不仕,遁居于谷,衣鹿皮,因自号鹿皮子。此集题为庐联子友编。“其古诗落落有奇气,诗古体五言胜七言,近体七言胜五言。”

  • 薛文清行实录

    五卷。明王鸿撰。王鸿,河津(今属山西)人,生卒不详。官至石灰山关税大使。乃薛瑄之曾孙婿。薛瑄字德温,谥文清,官至礼部右侍郎。性刚直,学宗程朱,是明代著名学者。王鸿为旌表其祖上事迹声名,作成此书。是书第

  • 前汉书平话

    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书题“续集”,当必有已佚失的“正集”,此《续集》从“时大汉五

  • 嘉定县续志

    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范钟湘、陈传德修,金念祖、黄世祚纂。陈传德,民国间任嘉定县县长。金念祖,字聿修,邑人。清光绪十四年举人,官国史馆誊录、议叙、知县。此志承光绪志而续修,其意旨盖网罗光、宣两朝

  • 明会典

    二百二十八卷。明申时行(1535-1614)撰。申时行,字汝默、号瑶泉,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明大臣。嘉靖四十一年(1613)进士第一,以文字受知张居正。万历中继张四维为首辅。时神宗宠信郑贵妃,欲立

  • 重刊公安县志

    二卷,明魏奇修,梁善纂。梁善,江西临川县人,成化七年(1471)举人,官公安县教谕。公安县志,创修于明永乐十年(1412)知县鲍纶,重修于正统元年(1436)教谕房龄。其书不传。成化间,梁善奉提学副使

  • 廓轩竹枝词

    一卷。清志锐(约1895前后在世)撰。志锐字公颖,号伯愚,满洲正红旗人,他搭拉氏,生卒年不详。光绪六年(1880)进士,由编修历官伊犁将军。甲午中日事起,上疏陈坚守策略万言,以侍郎奉命赴热河练兵,未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