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徽州府志

徽州府志

①十二卷,明彭泽修,汪舜民纂。汪舜民,字从仁,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明成化年间进士,官陕西按察御史,屡迁至右副都御史、勋阳巡抚。先是徽州旧志,唐宋图经广记,俱无可考。至宋淳熙二年,有罗愿之《新安志》,历六十余年,则有李以申之《新安续志》,又历八十余年,至元延祐六年,复有洪焱祖之《新安后续志》。明代洪武十年,朱同将前三志合而续之以成一书。其后景泰间、成化间,复两经增辑,惜皆简略不传。此志据洪武朱同志而踵成之,为以遵时制,易新安之名为徽州,志书成于弘治十五年(1502)。此大抵遵明一统志以立例,首为地理,次为食货,又次为封建、职制、公署、学校、祀典、恤政、选举、人物、宫室、寺观、祥异、词翰,而终以拾遗,殊多乖错,或分烦庞杂,有伤冗滥,或叙述参差,详略失当。艺文所征一郡之文献,此则缺而不录,别立《词翰》一门,多泛收各家诗词,无关体要。有明弘治十五年(1502)刻本、1964年《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②二十二卷,明何东序修,汪尚宁纂。何东序,字从教,号肖山,山西猗氏人。进士,明嘉靖末年来任徽州知府,旋升副都御史。汪尚宁,字廷德,安徽歙县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此志虽分目过多,不免失之烦碎,然稽其体例,于旧志之失,亦多所订正。如《弘治汪志》于沿革之外,又出《郡名》一门,此则删并,《弘治汪志》《宫室》一门,载及民舍,体例庞杂,有损志体,此则削除。又如《弘治汪志》《词翰》一门,泛收前人诗文,此则只录其有关政要大体者,分别摘入各门,而另立《书籍》一门,以志艺文。故此志一扫旧志之弊,使其悉归雅正。有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刻本。③十八卷,清丁廷楗、卢询修,赵吉士等纂。丁廷楗,安邑人,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康熙三十三年(1694)来任江南徽州府知府。赵吉士(1628-1706),字天羽,号恒夫,清安徽休宁人。清顺治八年(1651)举人,累官至户科给事中。康熙二十三年(1684)充会典馆纂修,其间阅览了大量国家典籍,遂存心退归修志。康熙二十七年罢归故里。清初徽州府属江南省,江南分省,乃属安徽省。徽州府志自明嘉靖末修志后,一百三十余年未有续修,徽州知府丁廷楗等,延请赵吉士主其事,乃追维前志,摭拾搜采,阅三十六月,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而书成。此志为类者九:舆地志、秩官志、兵防志、食货志、营建志、恤政志、选举志、人物志、杂志。此志甄采周备,记注详明,记叙以府志为经、县志为纬,尤详明嘉靖以后人、事。《舆地志》之《建置沿革表》一目,分作九层,上层记年,二层记省,三层记郡,以下记所属六县,而以有关郡邑大事分注其中,使读者不仅按其时知其为某地,而且于一方之兴衰治乱,千余年人、事,悉有可考。有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万青阁刻本。④十六卷首一卷,清马步蟾纂修。马步蟾,字渔山,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功臣馆提调、贵州道监察御史,道光四年(1824)来任徽州府知府。道光五年开局于试院,越二年而书成。此志大抵因循康熙志,就其内容略加增损。其体例异于康熙志者约有数处,如《建置》易为《营建》,《科第》改为《科目》。有清道光七年(1827)刻本。

猜你喜欢

  • 薛虞易音注

    无卷数。辑佚书,薛虞撰,清黄奭辑,载于《汉学堂经籍》中。薛虞生卒事迹,马国翰定为汉魏间儒生,不足信。此书不见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马氏曾据《经典释文》、《周易正义》二书所引辑为一卷,名

  • 张氏集注百将传

    见《百将传》。

  • 文襄公奏疏

    十五卷。附年谱一卷。清李之芳撰。李之芳字园,山东武定(今山东惠民县)人。顺治进士,曾为金华推官,因治行优异而提升为刑部主事,累擢左副都御史。李之芳在台十三年,所上章奏几十条皆有关治体,词旨切直,耿精忠

  • 宛雅

    四十二卷。明梅鼎祚(1553-1619)编。梅鼎祚字禹金,宣城(今安徽宣城县)人。梅鼎祚以古学自任,诗文博雅。王世贞曾称之,与汤显祖交谊甚深。著有杂剧《昆仑奴》,传奇《长命缕》、《玉合记》,诗文有《梅

  • 明熹哲皇帝实录

    八十四卷。明温体仁(1573-1638)等修。体仁字长卿,号园峤,浙江乌程(今湖州)人。万历进士,授编修。崇祯朝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书起泰昌元年(1620)九月,迄天启七年(1627)七月。崇祯元

  • 东游集

    一卷。明黄金(约1538前后在世)撰。黄金,号莘溪,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二年(1523)进士。山东新城知县。著有《东游集》。是集为其赴新城游历时所记。黄金自出京师至济南,凡所游历,

  • 温热论 幼科要略附叶案存真

    《温热论》一卷,《幼科要略》二卷,所附《叶案存真》二卷。清叶桂(详见《临证指南医案》)撰。《温热论》成书于乾隆十一年(1746)。为叶氏口传心受的经验心得,实为叶氏临床经验的结晶,在临床上具有实用价值

  • 小学

    一卷。清黄奭(生卒年不详)撰。黄奭字恩抡,甘泉(今江苏扬州)人。是书辑录为《说文》等书所引的周代迄乎南北朝之间小学方面的言论或著述,凡四十八家一百一十四条:《史篇》三条,楚庄王说一条,孔子说七条,韩非

  • 海山仙馆丛书

    五十六种,四百九十二卷。清潘仕诚编。潘仕诚字德畬,广乐番禺人。官至兵部郎中。丛书刊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仿《知不足斋丛书》体例,板式亦相同。书前凡例曰“但择前贤遗编,足资身心学问,而坊肆元传本者

  • 沈氏尊生书

    七十二卷。清沈金鳌(1701-1775)撰。沈金鳌字芊绿,号汲门,晚号尊生老人。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乾隆年间举人。初学儒学,“博古明经,一生笃学。”因喜好医学,中年以后专攻医学。晚年辑其一生医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