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所知录

所知录

六卷。明钱澄之(1612-1693)撰。澄之字饮光,初名秉澄,字幼光,安徽桐城人。明季诸生,通经学,从黄道周学《易》。桂王称帝授庶吉士,官至编修、知制诰。清兵破桂林,削发为僧,名西顽。著有《所知录》、《田间易学》、《藏山阁集》、《诗学》、《易学》。该书以编年体记述唐桂二王史事,其起讫年月与《天南佚史》颇同。永历十五年(1661)撰成,计《隆武纪年》一卷,《永历纪年》三卷,《南渡三疑案》、《阮大铖本末小纪》各一卷。书中有大书,有分注,注内散附诗文,又有缀后各条,则另行低一格以别之。所记唐王始末粗具,桂王则至四年。其永历二年(1648)以前粤事悉本刘湘客日记,弘光元年(1645)十月以前闽事得于传闻,其余所记为其亲见。其诗补为避讳而不便直书者。该书所记较诸野史颇为可信。有新学会社铅印足本,荆驼逸史本三卷,包括隆武纪年,将永历纪年中卷折而为二,且去诗篇。

猜你喜欢

  • 石遗室文集

    十二卷。《续集》一卷。《诗集》十卷。《补遗》一卷。《朱丝词》二卷。《诗续集》二卷。清陈衍(1856-1937)撰。陈衍字叔伊,号石遗。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

  • 吕衡州集

    十卷。唐吕温(772-811)撰。吕温,字和叔,一字化光,唐代文学家。河中(山西永济)人。早年曾师事陆质、梁肃。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及第,次年中博学宏词科制举,授集贤殿校书郎,后迁左拾遗。贞元二十

  • 幸跌草

    三卷。清黄百家(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百家字主一,是黄宗羲之子。浙江馀姚人。本集计有杂文二十篇。其序《卢氏春秋三传纂凡》谓《春秋》本旨皆显以示人,并无暗藏机括,使人如猜谜射覆者,深得圣人作《春秋》

  • 问礼俗

    一卷。魏董勋(其事迹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此书《隋书·经籍志》作十卷,《旧唐书·经籍志》亦作十卷,盖至唐时,其书犹完存,今则佚矣。马国翰从张华《神异经注》、杜公瞻《荆楚岁时记注》、周处《风土记》、《太

  • 云间两何君集

    二种,三十八卷。民国姚光编。二种为明何良俊《何翰林集》二十八卷、明何良传《何礼部集》十卷。何良俊与何良传为兄弟,同以文采知名,因依附于严嵩,为世所抨击。二种皆分别刊印于嘉靖年间,然流传不广,《何翰林集

  • 六经讲论

    即《六艺论》。

  • 抱经堂藏书志

    六十四卷。清沈德寿撰。沈德寿,字药庵,浙江慈溪人,少即嗜书。此志仿照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广泛搜罗宋元明旧版,对清代善本也有收录。卷一至十四经、卷十五至三十一史、卷三十二至

  • 中论

    二卷。东汉徐干(171-218)撰。徐干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昌乐西)人。“建安七子”之一。曹操任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转五官中郎将文学。是书,《隋书·经籍志》著录六卷。《崇文总目》亦作六卷。今存二卷,二

  • 说苑

    二十卷。刘向(详见“新序”条)编辑。曾巩校书序云:“得十五篇于大夫家,与旧为二十篇。”《四部丛刊》或单行本二十卷,是历史故事集。其中材料,有出于汉朝藏书《说苑杂事》,有出于他的私藏,有出于民间书,也有

  • 补辑石柱厅新志

    十二卷。清王槐龄纂修。王槐龄,曾任石柱厅厅丞。石柱,宋为南宾县,元因宋制,明并南宾,其石柱土司则如旧。清设石柱厅。石柱厅旧无志,清康熙间曾尝试纂修,然事未竟而稿佚。乾隆四十年(1775)厅丞王荣绪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