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敬孚类稿

敬孚类稿

十六卷。清萧穆(1835-?)撰。萧穆,字敬孚,安徽桐城人。尝在塾中读刘大櫆选《唐宋八大家文约选》及其批注,深玩研索,悟得古文义法,颇好文辞。其后受学于方宗诚,又学考据校勘于钱仪吉,学识日进。咸丰三年(1853),岁试县学第二名。同治九年(1870)馆于安徽巡抚英翰公幕中。十二年(1873)馆于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光绪二十五年(1899)再赴沪,创立方言馆,名声大炽。又喜购求海内名家文集,积千余种,亲手校勘。此编卷前有孝浚、施补华、袁昶《序》各一篇。全书分类编排,共收文二百四十二篇。卷一为论说,录《泰伯论》等十一篇。卷二为书序、赠序、寿序,录《〈马木庵诗稿〉序》等二十一篇。卷三为书后,录《方息翁〈包公祠记〉书后》等八篇。卷四为书,录《答姚丽山书》等六篇。卷五至卷七为跋,录《方望溪先生〈朱子诗义〉补正》等八十二篇。卷八与卷九为书记,录《记高丽本〈朱子四书集注〉》等三十七篇。卷十至卷十三为传记,录《故前钦天监监正杨公光先别传》等四十七篇。卷十四为记事,录《记宋绍兴十八年戊辰科榜首王佐事》等十四篇。卷十五与卷十六为杂记,录《大禹陵记》等十七篇。其文皈依桐城,又不为其“义法”所拘囿。李浚引方存之评语,谓敬孚“文高学博而识远”,为“桐城(派)后起之英”。此编跋、书记,纠误钩沈,颇具特识。有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苍耳斋诗集

    十七卷。明方问孝(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方问孝,字胥成,安徽歙县人。生卒及仕履均未详,歙县志亦无其名姓。著有《苍耳斋诗集》。是集为方问孝诗集,共十七卷。据集中有《与汪道昆诗》,知其当是隆庆万历年间

  • 阴符经疏

    见袁淑真《阴符经集解》。

  • 雪樵文集

    八卷。明程士鲲(约1658年前后在世)撰。程士鲲,字天修,号雪山樵叟,江西永丰人。生卒年未详。崇祯十六年(1643)副榜。官至江西乐平府(今景德镇)推官。此集杂文二百余篇,所纪物产珍异之类,体或同于稗

  • 学春秋随笔

    十卷。清万斯大(详见《仪礼商》)撰。斯大熟精“三礼”、《春秋》,曾纂集诸家治《春秋》之说,得二四二卷,康熙十二年(1673)毁于火;此后重行搜辑,倾其心力,一志著述,可惜未毕功即辞世,其书亦不传。《学

  • 焦氏说楛

    见《说楛》。

  • 方舟集

    二十四卷。宋李石(约1177前后在世)撰。李石,本名知几,后改名石,而以知几为字,资阳(今四川资阳县)人,生卒年不详。李石为学问气节之士,少好学能属文,曾从苏符尚书游。举进士高第。绍兴末(1162),

  • 愙斋集古录

    二十六卷。释文剩稿一卷。清吴大澂编撰。吴大澂,详见《恒轩所见吉金录》条。该书为著录吴氏所辑铭文的拓本,但吴氏尚未成书,这是后人取以刊印的。所以与光绪二十二年(1896)自序十四卷之数不合,而且释文也不

  • 湛园杂咏

    一卷。明米万钟(?-1628)撰。米万钟,字友石,一字仲诏,北京宛平(今丰台)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明史》文苑传附见董其昌传中。史称米万钟生平喜欢收集奇石,并构有漫园、勺

  • 续穀梁废疾

    三卷。民国吴树荣(详见《续左氏膏肓》)撰。吴树荣治公羊家学,服膺何休。何休是东汉著名今文经学家,撰有《左氏膏肓》、《公羊墨守》、《穀梁废疾》三书,尊公羊而排二传。吴树荣仿何休之意,为三书分别作续,《续

  • 石帆诗钞

    十卷。清严光禄撰。严光禄,浙江桐乡人,生卒、仕履均不详。《诗钞》收《东山集》三,《大梁游草》二。东山乃严光禄之故乡,无林泉洞壑之胜,较泰山之高,不过一抔土。诗人自谦,以东山名其藉。诗人力主“吟诗必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