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体明辨

文体明辨

八十四卷。明徐师曾(生卒年不详)撰。徐师曾字伯鲁,吴江(今江苏省)人。嘉靖间进士。此书凡纲领一卷,诗文六十一卷,目录六卷,附录十四卷,附录目录二卷。例体取明初吴讷编《文章辨体》而损益之。吴讷书内仅分体五十四种,外编仅分体五种。本书正集列目一百零一种,附录列目二十六种。首列古歌谣词:皆汉以前作,真伪不辨,而以李贺一诗参其间。东京而后,追古之诗绝非仅此,显然不堪谨严。次列四言诗:以分章者为正体,不分章者为变体。次列楚辞:分古赋之祖、文赋之祖、摹拟楚辞三例。次列赋:分古赋、俳赋、文赋、律赋四例,又有正体而间出于俳、变体流于文赋之渐二变例。次列乐府:全窃郭茂倩书而稍增以宋史乐志,其不选者亦附存其目。次列诗:取《文选》门类而稍增之;所录止于晚唐,宋以后无一字。次列诏诰诸文:皆分古体、俗体二例。次列书表诸表:则于古体之外,添唐体、宋体。碑则正体,变体之外,又增一别体。甚至墓志以字数分体。但是书分类不定,忽分忽合,忽彼忽此;或标类于题前,或标类于题下,显得繁细琐碎。此书有《四库全书》本及明万历寿桧堂刊本。今人罗根泽将书中一百二十七种文体的题序抽出,加以点校,题为《文体明辨序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62年初版,1982年再版。

猜你喜欢

  • 六经图说

    一卷(江西信州文庙石刻拓本)。无名氏撰。据《大明一统志》,元代信州知府卢天祥刊于信州府学,计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周礼》、《春秋》六经,为图表三百余幅。按,六经有图是从宋代开始的

  • 雪履斋笔记

    一卷。元郭翼(?-1364)撰。郭翼字羲仲,自号东郭生,又称迁善先生,昆山(今江苏昆山)人。以东郭先生故事名其斋曰“雪履斋”。曾献策张士诚不用,归耕娄上。后得训导官,偃蹇而终。朱珪《名迹录》载,苏州知

  • 世纬

    二卷。明袁袠(1502-1547)撰。袁字永之,号胥台,吴县(今属江苏)人。嘉靖五年(1526)中进士,选庶吉士。历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广西提学佥事等职。以病告归,读书于横塘别业。著有《皇明献实》、

  • 忠文靖节编

    一卷。清张方湛撰。方湛字玉川,江苏吴江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此书所记为明杨廷枢(1595-1647)事迹。廷枢字维斗,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崇祯三年(1630年)解元,复社成员。清顺治四年(1647年

  • 汉儒传易源流

    一卷。清纪磊撰。此书以朱彝尊《经义考》中内容为线索,对汉代诸儒及其易学著作全部收入。魏晋以后,凡见于陆德明《经典释文》、孔颖达《周易正义》、李鼎祚《周易集解》者,则全部收入,其它一概不录。此书目的在于

  • 真灵位业图

    一卷。旧本题梁陶弘景(详见《古今刀剑录》)撰。《真灵位业图》,又称《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灵宝真灵位业图》。初言神仙真人者,并无等级观念。但随着历史的进展,或出于宗教的需要,逐渐有了关于神仙真人也分

  • 策府群玉

    三卷。明何乔新(生卒年不详)撰。何乔新著有《周礼集注》。此书乃私备对策之用。捃拾补掇,不足以言著书。

  • 南陵县志

    四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余谊密修,徐乃昌纂。余谊密,民国二年(1913)知南陵县事。徐乃昌,字积余,邑人,著有《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南陵建置沿革表》等。南陵,汉春谷县地。宋淳熙间,有《春谷

  • 应城县志

    八卷,清樊司铎修,吴元馨纂。樊司铎,字天木,直隶清苑(河北清苑县)人,进士,官应城知县。吴元馨,字达天,湖北襄阳人,岁贡,官应城教谕。应城自兵燹后,旧志无存,无文可考,无献可征。康熙八年(1669)樊

  • 东溪试茶录

    一卷。宋宋子安撰。宋子安,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东溪试茶录》。《东溪试茶录》原载左圭《百川学海》中,题名为宋子安撰。晁公武《读书志》作朱子安。然而《百川学海》为旧刻,并且《宋史·艺文志》也作宋子安